黃忠也顧不上他們了,忙著組織人進行抵抗。
這些安南人見衝不過黃中的中軍,便把他們圍住,把路堵死,把橋弄斷,將陳天平與黃忠分開。
趁著混『亂』,前來帶路的幾名嚮導,轉身便成了暗殺人員。
幾個人不由分說,躥到陳天平跟前,舉刀往陳天平身上猛砍。聶聰一看大勢不好,急忙帶人上前解救。
從野外趕來的安南人也到了。
眾多安南人把聶聰和陳天平圍住,一陣猛攻之後,陳天平被砍死,聶聰和身邊的守衛也都被安南人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安南人殺死陳天平後,見自己目的已達到,便撤到半山腰上,朝著黃衝可著勁地喊,“我們並不敢與天朝的兵馬對抗。陳天平是小人,根本不是陳家的後代,竟膽敢巧言偽裝冒充陳氏的親屬,今日有幸將其處死,用以答謝交趾父老鄉親,我們大王將立刻派人上疏請罪。朝廷的大軍遠道而來,安南國且物資貧乏,不足以供大軍長其駐紮,請你們回吧!”
話也說的太簡單了,噢,把人都殺了,還他媽想上書請罪。
黃忠當時就急了,想罷兵,門都沒有。還想向皇上請罪,連我這關都過不了。一聲令下,給我殺。
當黃忠得知聶聰也被安南人殺了後,決定對安南用兵。
經過剛才一場混戰,這五千兵馬本就剩的不多了。現在再想與安南人打一場,勝算真不好說。
這五千人馬走了一路,又遭此偷襲,何況還是他們最不熟悉的叢林。別說是找敵人,就是擺弄開前面的障礙都不知怎麼辦。
但黃忠為了朝庭的面子,決定還是要先打敗安南人再說。
等黃忠把剩下的人一聚攏,這才知道,所剩不過百人。就這麼點人還怎麼打?出於無耐,黃忠只好罷兵,帶著這些人返回南京。
黃忠回到朝庭,一五一十把安南人謀反的事一說,朱棣瞪時大怒,“這還了得,一個小小的安南還想造反,觸怒天威,只有死路一條。來人,把成國公找來。”
成國公朱能一到,朱棣對他說,“安南這個地方的小鬼,竟敢欺到我的頭上,這種逆賊若不剷除,要軍隊何用。”
朱能點頭道,“皇上說的極是,此賊最大惡極,如若不除,天地不容。臣等眾人仰仗天威,請皇上派兵,一舉剿滅此賊。”
朱能這麼配合一說,朱棣就更加堅定了滅掉安南的決心。
朱棣命人頒佈詔令,擬好出師表。
出征也得要個說法。文章做好後,趕緊疇籌備軍事。先是命鎮守雲南的西平候沐晟調兵遣將率隊南征,之後,又調遣了七萬五千蜀地兵馬前去增援。
做完這些後,朱棣覺得還不解氣,因為他感到黃忠和呂毅護送不利,不但丟了陳天平,還損失了那麼多兵將,實在是給大明丟面子,不懲罰,就不能起到殺一警百的作用。於是,他又把兩人召入京城,給予了最為嚴歷的刑罰。
至於是什麼刑罰,史書上沒說。分析著,可能是最為慘酷的割刑吧!
決心以下,開始計劃出兵問題了。考慮來考慮去,朱棣決定從廣西、雲南兩路進攻安南。
一路由朱能為大將軍,西伯候沐晟、親城候張輔為左右副將軍,又加派了二十五位有戰鬥經驗的將軍,組成東路軍,率領兩京地區,外加荊、胡、閩、浙、廣西的軍隊,從廣西憑祥進發。另一路,由左副將軍、左參將統都指揮陳睿、盧旺等人率領巴蜀、建昌、雲南、貴州的兵馬組成西路軍,從雲南蒙自出發。
這們這時候再返回去看看七九年自衛反擊戰的那場進攻路線,歷史是何等的相似。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是採取了兩路對攻策略打進越南。所以說,“沒有人能在不同時間踏入一條河流”,可是,卻能夠在不同時間作出相同決策。
自從靖難之後,明軍好久沒對藩幫小國用兵了。要用,就要一戰而勝。所以朱棣是非常的重視。
大軍出發這一天,朱棣親自到場相送。一番祭祀諸神活動之後,朱棣還說了一番最重要的話,算是給出徵的將軍們心裡放了一本帳。
朱棣說,“黎賊父子二人,一定要將其生擒處死,這樣跟隨他的人便會自散逃棄。”然後又向軍隊提出了“八個不準”:不許放縱判『亂』;不許輕視敵人;不許毀杯良田;不許隨意收取款物;不許搶掠別人的妻子兒女;不許斬俘虜;不許貪功冒進;不許冒險四處用兵。如果有人違反了上述其中的一條,即使有功也不能寬恕。看看,朱棣說的,與我們今天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又是何等的相似。開來,國家領導人,都有這樣的遠略才智,總能高屋建瓴地看問題。至於朱棣的領導才能,我準備在《四朝不敗》中做專門論述。
最後,朱棣強調,一旦擒住黎賊父子,便可立即挑選陳氏子孫中較為賢明的人,讓他來撫治一方,隨後便可班師回朝祭奠宗廟按功大小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