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川躲在一個較大的石洞旁,用望遠鏡觀察越軍動靜。在望遠鏡中,陶川看到幾十名越軍終於走出叢林,越過高草,開始朝他們防禦陣地前進。
陶川就著話筒喊道,“各班注意,敵人上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知為何,敵人這一次一改往日緊隨炮火進攻的理念,而是在炮火攻擊停止後才發動進攻。 陶川心內雖有些納悶,但轉念又一想,“那是人家個人行為,想也白想,管的著嗎!上來你打就是了。”
陶川命令發出後,自己也從這個洞子裡出來,找到一處掩體,擺好槍彈,準備和敵人做一死拼。
這時,吳江龍帶人運動到陶川身邊,“陶川,傷亡大嗎?”
陶川轉頭見是吳江龍,心裡便覺酸酸的,“大,龜兒子的炮火造成我們不少傷亡。”
“注意儲存實力,”吳江龍叮囑道,“這次把敵人打下去,就準備後撤。”
“什麼,後撤。”陶川有些急了,“好不容易打下的陣地,怎麼就扔了。”
“這是上級命令,服從就是”吳江龍不再解釋。
兩人正說著,最前面的戰士已經與敵人接上了火。
、機槍、手槍等各種武器的『射』擊聲交織在一起,不時也有攙雜進來。
一時間,這片石林又『亂』成一片。
再次出現的打擊,讓衝上來的越軍吃驚不小。按著他們指揮官的說法,石林已被炸平,上面的中國士兵剩不了幾個,只要你們向上一衝,他們不跑也得跪地投降。可上來的越軍自感不是那麼回事,人家不但沒跑,而且打的很猛,不認真對付可真不行。於是,這股越軍重又重視起來,施展其各種技能,開始正正規規地對石林裡的戰士發動強攻。
石林雖被炮火炸的不成為其石林,但其斷裂了的石基仍然有很大利用價值,只要人靠上去,或者躲在其後,都不失其為天然的防禦工事。
戰士們朝上來的敵人猛烈掃『射』著。子彈在石上『亂』飛,迸出無數顆火花。但仍未能阻住敵人。
很快,進攻的越軍躥過了草叢,進入『亂』石堆。
一進入石林,敵人便有了依靠,他們也想利用石頭的掩護,和我軍進行爭奪。
敵我雙方就著這些石頭,開始了子彈對『射』。
吳江龍一看大勢不好,要是這樣耗下去,對我們非常不利。說不定上級在某一時刻下達立即後撤命令。命令一出,不撤也不行,不撤,就是違抗命令。可要是真撤,身後有這麼多越軍跟著,又怎麼能撤的出去。從石林繞到後山自然不成,那就得上到山頂。一到山頂,有老長的開闊地,不僅會受到敵人炮兵轟炸,光是這些跟屁蟲也夠自己受的了。
“不行,必須把龜兒子們幹掉。”
“把話筒給我。”吳江龍從電臺兵手裡接過話筒,喊到,“雷霆請求炮火支援,雷霆請求炮火支援。”
雷霆是吳江龍這支偵察大隊的代號。這次行動叫雙盾行動,攻擊部隊便取了這樣一支代號。目的就是給敵人已雷霆手段,打完後,便煙消雲散。
這次進攻得手很快,但守的卻很艱難,也負出了不少代價。
有朋友要說了,打這樣的仗,為什麼把這麼好的部隊拿出來。我們在前面說過,現在的老山戰鬥實行的是輪戰法。就是在全軍中,把各個軍兵種的人都拉到老山來試一試,體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戰鬥。我們不是有好多年沒打仗了嘛!那就讓沒打仗的部隊來親身體會一次。所以,各軍都很重視,上來的人又都是骨幹,組成的每一支偵察大隊都很優秀,因此,輪到哪支部隊去完成任務,那就二話甭說,好好幹工作就是了。
犧牲在所難免。戰鬥結束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就是了,透過這次戰鬥達到鍛鍊部隊,培養意志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
炮兵部隊一接到吳江龍的喊話立即做出回應。
“我是暴雨,有話請講,請講,”
“請求炮火支援”
“好,說出你的位置”
吳江龍眼一眯,手一伸,開始報座標,“6457 2453”
本來這就是吳江龍的看家本領,雖然好長時間不用了,但基礎還在,而且他對這張地圖熟的不能再熟,因此,用手比量出這段距離後,也不用什麼尺子去量,即刻便把下面越軍的位置報了出來。
報出座標後,吳江龍對陶川說,“讓弟兄們後撤。”
第一線的戰士們聽到後撤命令後,紛紛將塊投擲出去,趁著敵人躲避轟炸的空間,迅速後撤。
也就是三兩分鐘不到的時間,空中便響起了毒蛇吐芯的絲絲怪叫聲。
不是炮火來的時間過晚。這三兩分鐘是吳江龍與炮兵達成的默契,是專門用來給後撤留出的。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