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摸』掉敵人機槍
………………….
這些僅是偵察大隊的訓練一角而已。驚險則驚險,但畢竟沒有真槍實戰來的帖切。本卷寫到這裡,決定不在此處浪費筆墨,還是回到老山前線,展一展最真實、最激烈的戰鬥場面。
話說一月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某師的215團偵察大隊如願以償地被拉到了老山前線,時間定格在1985年的6月下旬。
進入雨季之後,熱帶雨淋地區的陰雨可以說發足了陰威,不僅把地面全都罩住,而且,硬是在可見光的天際中,沒有一點空隙給太陽留下。滿世界裡全是陰雨綿綿,昏暗、『潮』溼、清冷這幾個詞放在這裡太合適不過了。
這是偵大隊接防的第四天。
主峰西側189高地上,稀稀拉拉的小雨早已把剛剛挖出的壕溝弄的泥寧不堪。
戰士小汪鑽出貓耳洞,彎腰前行,準備透過一段坑道,前往到哨兵位置接替崗哨。
小汪正向前走著,就聽高地前沿下方隱隱有碰動草窠的沙沙聲。
小汪停下腳步,探出頭向下望。這一望不要僅,剛好看見有幾顆腦袋在草叢中晃來晃去。
這一帶的樹木,早就在偵察大隊入住前被剃的一乾二淨。有的是被人放倒,有的則是炮火引燃後燒成了一截截的幹木樁。為了防止敵人利用這些樹木的遮蔽進行偷襲,前期部隊再次對這些樹木進行了清理。因此,在一百碼之內,基本上排除掉了這些障礙物。樹是沒有了,可滿山遍野的蒿草卻不好辦。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且,這裡的蒿草都有一人來高。這樣一來,蒿草又阻擋了觀察視線,常常被敵人利用,作為偷襲之遮蔽物。、
而對於守護陣地一方來講,平時沒戰事時,並不是所有人都要趴在壕沿上等著敵人來,那樣,豈不成了疲勞戰了嘛!何況,還是陰雨綿綿的情況。因此,此時沒有任務的戰士們都進了貓耳洞。
現在的貓耳洞,要比前幾年的貓耳洞強了許多。最起碼是大了許多,洞中有洞,洞套洞,洞連洞。除了戰壕一線的貓耳洞很小外,稍靠後一些的洞也能裝四五個人不等。裡面的人也能搞些娛樂活動,比如打個牌,開個小會什麼的。這樣一來,大的洞便成了屯積洞。小汪就是從這樣的洞中出來的。
小汪看見這幾個腦殼時,第一反應認為這是越軍特工。
在這裡呆久了,面對這種情況絕對不能大喊大叫,也絕不能跳出戰壕去與敵人拼命。或者說把頭『露』出去,向這些人開槍等,那樣做的後果,就等是把自己晾在了敵人槍口之下,這是絕對危險行為。
一般情況下,敵人在進行這種偷襲時,他們總在自己陣地上配備了狙擊手進行掩護。如果我方人員這樣做了,很可能不但阻止不了敵人,而且還會被敵人幹掉。
小汪知道此時去喊人已經來不及了。
有同志說,哨兵呢!哨兵在做什麼
要知道,敵人是非常狡猾的。由於雙方距離很近,哨兵的位置早已經被『摸』清。他們這樣做,就是有意要避開哨兵監視,準備來個突然襲擊,是故意躺避哨兵視線有備而來。
小汪悄悄地將隨身帶著的取下,擰開蓋子,不聲不響地貓在壕溝內,憑藉耳朵判斷敵人距離。
一米,兩米,三米。。。。。
小汪耐心地等著,當敵人前行到壕溝十米以內時,小汪突然把扔了出去。
前來的越軍特工以為自己隱藏的非常好,眼看著就要接近到陣地了。正當他們暗自得意,準備好武器,準備突然發起攻擊時,這顆就到了。
有越軍發現從山坡上的壕溝內有東西飛下,感覺出這是一顆時,便招呼同伴趕緊地趴下。
由於草很深,敵人又是在潛行。小汪又不能完全暴『露』出腦袋進行觀察,因此上,他也無非是大略地進行投擲。
在敵人近前爆炸了。
隨著轟然一聲炸響,敵我雙方立即呈現出明明白白的攻防戰鬥。偷襲行動就此結束。這顆是不是真的炸到了越軍,由於他們不說,我們也不能知曉。但從越軍突然的吼叫中,小汪感到自己的偷襲也成功了。
小汪扔出這顆不算,又抓著,突然出現在壕沿上。朝著這片草從打幾個點『射』後,便迅速把頭縮回,防止被敵人擊中。小汪一邊打,一邊喊,
“敵人上來了,敵人上來了。”
他這一頓又是打,又是喊,很快便把守護高地的戰士們驚動。於是乎,那些還在貓耳洞休息的人紛紛鑽出洞來,各就各位迅速佔領陣地。
準備偷襲的敵人眼看悄悄的進入我軍陣地行為被暴光。無耐之下便發起強攻。他們不是不想退,可到了眼前這麼近的距離上,讓他們退下去,還真是捨不得。
突然之間,草從內出現的晃動範圍一下擴大。小汪粗略算了一下,怎麼也會有二十多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