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炮轟尾隨者
史柱國讓吳江龍把坦克停下來後,及時組織大家開了一個小會,討論小分隊是沿大隊繼續向前,還是拋下坦克走山路。
吳江龍和葉正堅持要繼續向前走。而李維兵和李森持反對意見。董燕忙著照顧張忠,沒有顧得上思考這個問題。她知道,在這方面自己什麼經驗都沒有,說了也是白說。但她還是傾向於吳江龍意見,沿大路走,這也是考慮到張忠不能行走的原因之一。
史柱國見意見不一,便把目光轉向張忠。當他看見張忠那張慘白的臉和微弱的呼息,最後還是同意了走大路的意見。
決定是有了,但如何走法卻成了大問題。既然知道前面有敵人,而且敵人肯定已經做好了截擊準備。再往前走,那不就成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嗎?”這句話,平時沒事時說說還行,真正施行起來,那可不是唱革命樣板戲那樣容易。不僅要負出血的代價,弄不好還會全軍覆沒。
史柱國雖然有擔心,可不這樣走也不行,那也只好選其次而行之。
不知啥時,吳江龍在坦克裡翻到了一份地圖,遞給李維兵,“李維兵,你看看這上面寫的啥,離咱們家還有多遠?”
李維兵是正兒八經學校出來的高材生,對軍事地形學那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他接過地圖只在上面瞄了幾眼便找到了現在位置,於是高興地對眾人說,“我們有救了。”
眾人把目光全都落到李維兵身上。
李維兵指著地圖說,“我們過了這道山,再往前走,不過五六里地就是我們邊境。”他興奮地指著上面標出的紅監座標,“你們看,這就是我軍的197.7高地,是我軍前沿。”
“那,這裡是哪?”史柱國指著上面一個圈問。
“這裡是松『毛』嶺地區,”李維兵說,“只要闖過去,這能回家。”
“最好是與上級聯絡一下,如果他們能接應我們,我們不就更順利了嗎?”李森一句話提醒了眾人。
“對啊!”吳江龍附合著說,“萬一他們把我們當成敵人,再給我們一炮,那不就慘了嗎?”說著話,吳江龍向四處撒『摸』。
忽然,他看見一個沙包後,有根草一樣的天線在晃悠。
吳江龍什麼也沒說,一個高跳下坦克,直奔那根天線而去。跑到近前一看,下面是部電臺。吳江龍樂了,抱起電臺就往回跑。
電臺還滋啦啦地響著,不知是短路,還是通訊因越軍的死亡而使通訊中斷。
“李維兵,看看還能用不?”吳江龍老遠就喊。
當時,眾人都在商量之中,發現吳江龍的突然之舉後,一點也沒明白他是什麼意思。現在看他抱著電臺回來了,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吳江龍是取這個東西了。有了電臺,與家裡聯絡自然不會成問題。
李維兵跳下坦克,接過電臺便蹲在地上忙乎開了。擺弄一陣之後,電臺竟然被他弄好了。
其實電臺跟本就沒壞。當坦克衝上來時,敵人的這個通訊兵忙著迎接這夥中國軍人了,沒來得及進行破壞,便被打死了,因此,把這個完好無缺的電臺留了下來。
有了電臺便能與國內進行聯絡。密碼不成問題,李維兵出國時已經掌握。
很快,李維兵一陣呼叫之後,用暗語與國內聯絡上了,讓他們做好準備。告訴他們,小分隊準備就近去前沿的197.7高地。
這會小分隊有盼頭了。前面不就是有敵人嘛!有又能怎麼樣,直接向前衝就是了。
小分隊也太低估敵人的實力了。可別忘了,敵人正在準備發動一場“北光計劃”。既然有這個計劃,前路一定存有大量兵力。單單憑一輛坦克就能衝上去,那他還怎麼能叫世界第三。雖然是誇大其詞,但實力肯定也不能小覷。
現在,我們可以談一談北光計劃了。
所謂的“北光計劃”就是:越軍從河內、老街、高平、涼山等地,從越軍的精銳之師316a師、356師、1師、炮三師、炮18旅、特工團、坦克團、工兵團等單位調集了8個團,共一萬八千餘人的兵力,經過周密的準備和實兵協同演練後,定於1984年7月12日向我老山地區發起大規模全線進攻,企圖一舉奪回老山……由於這次作戰會議是在越南河口省一個叫北光的小山村召開的,因此叫“北光計劃”。
目前,還沒有到進攻時間,越軍一直處於準備狀態,這就讓史柱國他們有了孔子可利用。這也就是無巧不成書的一點小九九而已。
為了達到戰役的突發『性』,越軍從7月1日起,他們的所有無線電臺停止使用。
越軍前沿部隊也停止向我軍進行任何挑釁行動。越軍炮兵不再向我防禦陣地和縱深發『射』炮彈,交戰的雙方一時間處於對峙狀態,整個老山戰場出奇的平靜。
隨之而來的,公路上也變的很清靜。這也是小分隊在這條重要線路上很少看見過往車輛的原因。當然了,如果這條線路突然的繁忙,那就難保不被我軍發現。一旦被發現了,敵人的突然進攻企圖不就失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