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是說說而已。我們沒那個實力,就是我們有那個實力,中國也不會那麼做。中國是講禮儀的國家,怎麼能跟二棒子相比呢!
關注了幾天美韓黃海軍演,確實感到窩火。那些著名的軍事專家門可以有專欄,翻來覆去的,左右都是理的胡弄百姓們。咱可不會這麼做。也就藉此擺弄一下中國人的良心吧!在此不多講述,有興趣的軍友們,可以下去單聊。
書歸正題。史柱國組建成這個小組後,利用一天時間,把此行目的,任務,深入越南境內的等等情況,向幾人講解了個底透。又用一天時間,把董燕和李森的人事關係辦完。吳江龍好說,本來就屬於師作戰部門,任務一來,他轉換一下工作『性』質就行。這樣一來,吳江龍、李森、董燕三人全部歸屬於史柱國領導。至此,六人特工小組建完成。
反回頭來,我們再講講這個“北光計劃”的來龍去脈。
一名泰國華僑,其實也就是我們放在泰國的情報人員。當時,華人在越南是呆不下去了,中越關係搞成這樣,別說是經商,就是走親戚都不行。因此,要想了解越南情報,一是我們派人去偵察,二是透過其它渠道繞個大彎探聽些訊息。這個訊息,就是我們在泰國的情報人員,透過越『奸』瞭解出來的。
但是,這個越『奸』知道的也不怎麼詳細,只是聽說越北軍隊最近要在老山地區搞一次軍事活動,起名為“北光計劃。”
訊息傳到北京後,上層領導非常重視。但不明白北光是什麼意思,總不會是把北邊的中國搞的光光的吧!這一點上,我們不怕,就是越南有這個心,他也沒這個能力。我們非常清楚越軍的實力,就是當時的蘇聯給他再多,再先進的武器,他們也不會把賣給他。就是賣,越南『政府』也買不起。打欠條總行吧,可惜條子打的太多了,沒人相信越南會在幾年之內翻過身來。一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國家,擴軍備戰也是窮兵黷武,擺弄些輕武器還行。至於那些傷及筋骨,大動干戈的,沒人會給他,萬一弄出大動靜來,誰給的誰要負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時的越南『政府』可是有名的出爾反爾的國家。既然我們在這上面吃了虧,相信蘇聯也不會不做這樣的心理準備。說白了,他們支援越南,也無非是想給僵硬的中蘇關係上再加一把砒霜而已。
既然考慮到越南沒有這個東西,那麼我們就不怕他們會有什麼全光計策。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重視,對他們的這個北光計劃必須要『摸』底,弄清他們搞北光計劃是什麼意思。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軍事對立,而且又打的鮮血飛濺的中國真的不能不考慮,不能不重視。因此,從諸多方面原因出發,中國方面還是想把這個問題搞透,那才叫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人員準備好了,裝備也配齊了,至於如何過境問題卻成了大難題。如果說,從中越邊境上直接過去,一百二十多里的北越山區路途不好走不說,單就越軍的層層防線也過不去。不走公路,從叢林中穿『插』,就是幾個月也走不到。就是走到了,六個人也會跟叫花子相仿,還有什麼能力去深入進河內搞偵察。想來想去,還是由國家情報部門出面,把六個人全部打扮成商人模樣,跟著香港商人先去泰國,然後轉道進越南。
不會說粵語怎麼辦,沒關係,有我們的香港同盟人員帶著。不會越南話怎麼辦?別忘了,史柱國帶來的小張和小李就是專門學越南話的。他們倆名為國際關係學院學員,其實也就是為了解越南而培養的地區『性』質的情報人員。就比如美國劃分出來的在世界各個地區上的情報人員一樣。
這六個人先是離開中越邊境,然後轉道又去了香港,這才乘船去了泰越邊境。
雖然當時泰越關係也是很緊張,但緊張歸緊張,畢竟還沒到與中國的揮劍『操』戈地步。因此,兩國的邊境還小部分地開著,人員能夠往來。
很快,在一個不太清朗的早晨,六個人由香港商人交給泰國商人。一切準備工作做完後,六個人便大搖大擺地,跟著其它人進入了越南境內。一過邊境線,六個人與泰國商人分手,然後便搭上一輛車直奔河內。
河內是越南的首都,這個,稍有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但是,它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對於那些,沒去過河內的人當然無法說清。就是現在我們瞭解一些情況的人,也只能是對現今的河內有了解,對於當時河內的那種狀況,估計沒有多少人能說的清。
當時的河內,只能算做北越政權的政治中心,至於他的經濟發展,城市的繁華,居民生活水平的狀態,連我們國家三四十年代的一些城市也趕不上。這一點無庸質疑。
越南在明代、清代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的番屬,地理位置也算是蠻荒地代。
法國統治越南後,一邊對越南人民進行殖民統治,一邊把法國的文明不斷地向這裡輸送。在法國人的主導下,越南的南方城市開始有了高層建築,漸漸有了城市的規模。
越南革命開始後,北越政權一直在與法國殖民地進行鬥爭,後來又與美國人進行戰爭。北越一直處在戰爭之中,他的經濟建高就無從談起。
所以,當吳江龍他們進入河內後,看到的是很少的高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普通百姓還住在草房內。
吳江龍偷偷驚歎,“原來越南就這樣啊!”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