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一看,這怎麼能行。如果這個打法,用不多大一會,他的這個連就得被拼光。於是急下命令,從後邊喊,“臥倒,都他媽的給我臥倒。”
看到有人還在拼命向前衝,李森幾個箭步衝上前,一把一個將幾個戰士輪倒在地。
在李森的狂怒叫罵之下,戰士們這才停止不要命衝鋒,趴在原地等候下一次攻打敵人機會。人
戰士們能不急嘛!聽說其它幾個高地已被我軍攻下。有的高地只用了九分鐘,而他們這裡兩個小時的時間都要過去了,才衝到敵人第二道防線。
命可不要,但榮譽不能丟。因此才出現這種打法。
李森見敵人火力實在太猛了,便準備用火力攻擊,於是連著喊,“八二無,八二無。”
步兵戰士們衝的太快了,以至於讓扛著八二無的兩名炮手跟不上,被甩在了後面。
兩名八二無後座力炮手上來。李森指著還在叫個不停地那挺機槍,說,“目標,前方一百米,機槍。”
“是”炮手答應一聲,便準備『射』擊。
可是,這裡坡度是在太陡,沒法找個合適地方。
“不要在這裡的打,找個合適地方。”李森發現在炮手身後還趴著一大群戰士。這要是八二無一響,火瞄一躥,十幾米範圍內的人都會被灼傷。
兩名炮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悄悄地潛行向一側移動。
李森又追加一句,“你們倆個不用衝了,把炮架好,給弟兄們打掩護。”
兩名八二無後座力炮炮手,向右轉出五六米後,隱藏到一塊大石後。一炮手把炮身一扛,對副炮手說,“裝彈。”
按常理說,架炮『射』擊要比抵肩『射』擊精確的多。但在這種情況下,找塊平地都難,去哪架炮。別說是架炮,就是光那個炮架子也夠一個人扛的。因此,在衝鋒過程中,炮班長早就讓副炮手把炮架子丟了,把那份負擔換成了彈『藥』。
雖然抵肩『射』擊難度大一些,但是容易接敵,利於各種條件下進行瞄準。無論是站著、跪著,趴著都行。不過,說是容易,做起來可不易。把一個硬生生的,帶著重量的鐵管子往身上一扛,還要瞄準,還要忍受火燙,還要把敵人消滅掉。因此,這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得了的。
一炮手把裝好彈『藥』的炮管扛在肩上,透過瞄準具向敵人方向瞄了瞄,覺得角度不好,炮彈過去也會被一塊石頭擋住。於是,他又向右蹭了蹭,準備找一個絕佳的位置。
他這一動,竟然被一個越軍發現了。
那個越軍一看有人要偷襲,於是忙掉轉槍口便朝一炮手發『射』子彈。
這下可糟了,有敵人防著,他怎麼打。
為了不備敵人打中,一炮手只好暫時將身體縮回來,擺好姿勢在等,“心想我就不信你打個沒完,總有換彈匣的時候。”
還真是讓他猜對了。那個敵人打了一梭子後,也不知道對方是否被他幹掉。
“管他幹掉沒幹掉,反正老子就用子彈壓你,讓你出不來。”這個越軍就是這樣想的。打著打著,子彈沒了。只聽“卡嚓”一聲,手裡的不響了。
槍聲一停,八二無後座力炮手知道是敵人的槍膛裡沒子彈了。
就是這個越軍技術再高,動作再快,換一個彈匣也得用三秒以上時間。有這個時間,他發『射』出這發炮彈足夠了。於是,一炮手突然將半個身體閃出來,朝著早以心中有數的那挺敵人機槍隱藏著的地堡開火。
隨著身後一股火光躥出,從炮口中飛出去的炮彈直接進入地堡內。
“轟”的一聲,敵人地堡的蓋子被炸了一個大洞。一股濃煙從蓋頂和『射』擊孔同時躥出來。
頂蓋都被炸出一個洞,裡面的敵人自不必說,必死無疑。
這時,失去機槍掩護的敵人陣地上,槍聲立時弱了下來。
“同志們,衝啊!”李森一聲喊,中國軍人們又從趴著的地點上跳起來,『潮』水樣湧向敵人。
旁邊還夾雜著四0火箭筒和八二無後座力炮的炮聲。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