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扣馬山外圍
“吳江龍、吳江龍。”
吳江龍睜開眼睛,見身邊這麼多人圍著,還呼喚個不停,突然開口問,“我死了嗎?”表情是一驚一乍。
“死了還能說話。”見吳江龍沒死,李森笑罵道。
“哈哈哈”
引來周圍一陣笑聲。
吳江龍忽地坐起來,在臉上抹了一把。這一抹不要緊,原來噴在臉上的黑灰,經手這麼一搓弄,成了個轉圈似的大花臉。
眾人又是一陣笑。
“看看有傷嗎?”肖勇提示。
吳江龍站起來,在地上跳了幾下,“嗯,沒事。”胳膊腿運用自如,一點沒傷著。
“你小子,竟來玄的。”李森抻了抻吳江龍胳膊,看看真的沒啥事,“去,到溝裡洗把臉。”
吳江龍一路跑著,到了小溪邊。
天黑前,七連跟隨某團終於趕到諒山外圍。經過一夜耐心等待,戰士們終於盼來了諒山之戰開幕的那一刻。
這次攻打諒山不是一個團,也不是一個師,而是一個軍。再加上若干部隊的積極配合,他便成了我軍出國作戰以來的,而且是最大的一次戰役。同時,諒山戰役作為現代戰爭史上一次絕妙的成功戰例,也被載入史冊。當今,仍然有不少國家和軍隊,還在不斷地對它進行深挖,做細緻研究,想從它身上找出中國軍隊的作戰特點來。
什麼特點,那就是中國軍人,那種大無畏的不怕死精神、拼命精神,這是一些國家和一些軍隊,想學也學不了的。
諒山市是諒山省省會,距河內153公里,離我國廣西只有18公里,周邊環山。當中以東北方我軍進攻的主要路線扣馬山最為重要。因此,越軍把扣馬上作為了諒山的核心陣地。只要拿下扣馬上,諒山市便無險可守。
諒山市內有一條河,名為奇窮河,橫貫東西,把諒山市分成南北兩個區。南區有有機場、鐵路,運送彈『藥』、調派軍隊的機動『性』非常強。因此,諒山地區險要天成,自然成為了當時的北越政權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直到我軍發動自衛反擊戰時,他的重要地位仍然保持著。
歷史上,中國每次教訓越南時,都是打到此處為止。只要佔據這裡,一紙傳檄就能讓越南投降。所以,中國軍隊基本上都不用再往前走半步了。這次戰爭的初步打算,很可能也是在沿襲這個古老慣例。
但是有一點,這次戰爭不是冷兵器時代,有著諸多不同,而且內中還存有各種玄機。
在美越戰爭期間,越共根據扣馬上的地勢,請求我國進行援助。後來,由中國『政府』派出工兵顧問,並派工兵部隊在扣馬山沿線構築了大量堅固防禦工事。指揮中心設在地下,有多處炮陣地,複合式機槍地堡和伏地堡。
美國人在進攻北越時,始終沒能啃下這個當時越南革命根椐地。其原因與我國的大量投入,大量軍事援助,包括中國軍事專家親自設計、施工,在扣馬山沿線構築了堅固防禦陣地有著絕大關係。
扣馬山高度為八百米,山險坡陡,草深林密。在山前和左右兩翼敵人設有八個高地,構築了幾十座明碉暗堡,與主峰遙相呼應,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越南統一後,越軍又在此基礎上稍加改造。他們把炮口從南轉到了北,把中國當成了假想敵。再加上週邊巖洞跟蜂巢一樣多,越軍便利用這些巖洞構築成了永久『性』工事、陣地。『射』孔一律對著我國廣西沿線,在此組成了封鎖通往諒山道路的密集火力網。
“拿下扣馬上,打進諒山城”便是我軍戰前的動員口號。
黑夜散盡,『露』出了細雨濛濛的一個清晨。戰區內大霧彌天,煙團一樣的障氣直撲臉頰。看不見山形,看不清地面。
吳江龍也不知到了何處,只是懵懂地隨著連隊向前走。忽然從前面傳過話來,“不要出聲。”
怕揹著的槍碰撞到什麼東西,吳江龍回過左手,用力地將槍身按住。這時,前邊又傳過話來,“跟上,跟上。”
前邊一個戰士向前跑了幾步,留出一段空隙。吳江龍也照樣緊跑幾步,補上這個空檔。戰士們一個跟著一個,緊緊地拉成一條線向前走。如果誰要是掉了隊,不是被甩下,就有可能誤闖進敵人陣地內。
二十多分鐘後,前邊又傳過話來,“停止前進。”
七連在一座山前停下。
“組長,到哪了?”牛強擠過來,小聲問。
“不知道。”吳江龍搖了搖頭,他也在琢磨,這是哪兒呀!什麼也看不見,怎麼打。”
這時,李森授領完任務從前邊跑過來,“集合,集合。”
剛剛四散開的戰士們重新攏成三路縱隊等候李森傳達上級指示。
“同志們,攻打扣馬山戰鬥馬上就要打響了。為了祖國榮譽,我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我們的任務是,命下204高地,殲滅越南守敵。”
李森還在說著,吳江龍在佇列裡問,“排長,咱們不是打諒山嘛!怎麼又成打扣馬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森只好止住正要繼續的話題,硬棒棒地說,“你這傢伙,就是多事。讓你打哪就打哪!問三問四的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