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鬼屯炮臺
天黑前,李森帶著四班終於趕到了鬼屯炮臺。
鐵甲車流、滾滾煙塵,加帶著鳴般的轟響,在山谷中帶出一片歡叫聲。
山坡前後,溝坎下、蒿草中立時湧起無數名中國軍人,他們揮舞著帽子、步槍向威猛的坦克部隊跑過來。
乘坐在坦克上的吳江龍不等101坦克停穩,便從上邊跳下來,迎著衝過來的戰士們跑過去,和幾名戰士相擁在一起。
雖然是短暫的一天,但在他們看來卻有如隔世般地恍惚。在這一時刻,還能看到吳江龍三人戰鬥小組活著回來,實出許多人意料之外。包括史柱國在內也是如此。當他派出李森等人回頭尋找時,對於能否找回吳江龍也是心存僥倖。他既不想丟棄掉任何一個戰鬥兄弟,但也要面對殘酷的戰爭現實。
臨出發時,他對李森說,“你要盡力找到吳江龍他們,萬一找不到,就早點回來。千萬不能捨了三個,再搭上十幾個。”
李森回答的很乾脆,“一定要找到吳江龍。找不找活的,就是屍體我也要扛回來。”
史柱國看了看李森臉上的莊重表情,默默地在他肩膀上拍了拍,然後說,“二排長,他們都是你排的兵。你的心情我理解,盡力而為吧!”
這可不是什麼感情衝動,也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做秀。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生死與共戰友情誼,是一種捨生取義的凜然情懷。它不包容什麼私心,也不存在什麼利己思想,是由衷而發的內心表白。這種情調,這種襟懷,只有在戰場上經歷過炮火,面對過瞬間生死的人才能體會的到,也才說的那麼真切。
李森一走下坦克,幾乎要被整個四連的弟兄們裹協的喘不過氣來。特別是那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排長們更是鬧的厲害,三個人硬生生地把李森抬了起來。
“李森、李森。”眾人齊聲歡叫著。
能救回英雄的人,不就是更大的英雄嘛!這個稱號自然是李森莫屬。所以全連戰士們除了歡呼就是敬重。
吳江龍看到史柱國站在一個高坎上,正微笑著看著這裡發生的一切,便急忙從人群中擠出來,轉頭向四下裡尋找牛強和彭光榮。
“牛強、彭光榮。”
牛強和彭光榮聽見喊聲後,連忙跑過來,問,“組長,啥事?”
“跟我來。”吳江龍沒有解釋,轉身向史柱國方向跑去。
牛強和彭光榮緊跟其後,三人排成縱隊隊形,一直向前跑。
吳江龍帶著兩人跑到史柱國面前停住,立正敬禮道:
“報告連長,吳江龍三人小組安全歸隊。”
史柱國跳下土坎,走向吳江龍,呵呵笑著說,“好樣的,回來就好。”伸手把吳江龍敬禮的右手放下來,接著問,“怎麼樣,傷著沒。”
“沒有。”
史柱國挨個在三人身上敲了幾下,說,“好小子,還真沒傷著。歸隊吧!”
“是。”吳江龍答應一聲,向牛強和彭光榮下口令,“向後轉,跑步走。”帶著兩人又向人群中跑去。
史柱國看著跑遠的三人,自言自語說,“嗯,還行。”
這時,一名戰士揹著電臺向史柱國跑來,到了近前停下說,“連長,營長跟你通話。”
史柱國接過話筒,連著回答了幾個“是、是、是”。通完話後,史柱國轉身喊:“通訊員,通知連以上幹部開會。”
天剛近拂曉,離鬼屯炮臺十幾裡遠的開闊地上響起了隆隆炮擊聲。
一場攻擊鬼屯炮臺的戰鬥正式打響了。
鬼屯炮臺,是法國人佔領越南時期修建的一個屯兵堡壘。它位於同登西南的平頂山上,是一個長約120米,寬約70米,牆厚1.5到3米不等的環形建築。整個炮臺均是用鋼筋、水泥灌注而成。內部分為上下三層,黑暗、神密。從外部看,它高高佇足於平頂山上,顯的高大雄武,僅『露』出地面部分就有6米左右。在底層還設有地下室,暗道等等。圍繞著地面部分,東西南北各有一個出口。在它的緊頂層,分部著10個透氣孔,周圍還環繞著有300多個『射』孔。遠遠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個渾然一體的天大水泥墩。在它的內部,設有水、電、通風等裝置。而且儲存著大量生活物品,可供近千人在這裡過上幾個月都不成問題。
我軍合圍同登後,被打散了的越軍殘敵和部分地方『政府』大員大部分都退守到這裡,企圖借用這個堅固堡壘固守待援,阻止我軍前進。
此時的鬼屯炮臺不僅是敵人的一個頑抗據點,而且與探某、339高地形成了鼎足之勢,構成了交叉火力網,控制著同太公路、同諒公路和鐵路。不拿下這個據點,別說大部隊打到諒山去,就是通往高平也是不可能。所以,上級命令四連在天黑前一定要拿下鬼屯炮臺。
一陣猛烈炮火完成後,步兵以坦克為先導,開始向鬼屯炮臺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