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淩穿著從空間裡拿出來的登山服, 高一腳低一腳的朝那處峭壁走去。
峭壁所在的位置距離她原本的位置有些遠, 沈淩花費了兩個小時才攀登到峭壁附近。
眼看峭壁又高又陡,幾乎無路可登,沈淩深吸一口氣, 藉著內力幫助,手腳並用的攀著峭壁上的岩石,終於到達了峭壁上方。
峭壁上方卻有一片平坦的空地,空地的邊緣位置靜靜矗立著一塊巨大的岩石, 岩石的表面微有脫落,露出巴掌大小的白色。那白色溫潤光澤,如幾個工人猜測, 果真是一塊上好的白玉。雖然及不上羊脂玉的成色,但是也比較接近了。
沈淩按捺下心頭的喜悅之情,服下透視丹,發現這塊上好的白玉比之前那塊石壁深處的有籃球大小的白玉還要大上一些, 只不過形狀有些不規則, 上窄下寬,有些偏近圓柱體。
好在這塊體積不小的白玉就在岩石表面附近, 沈淩只花了十幾分鐘時間,就將它從岩石中取了出來。事後,沈淩還做了一些偽裝, 讓它看上去像是從未有人動過的痕跡。
做好這些以後,沈淩才將目光投到了其他地方。既然這塊岩石內含上好的白玉,根據玉礦的分佈原理, 這裡很可能還會有其他和田玉出現。沈淩用透視眼將地下的所有石塊全都掃了一遍,可惜卻再沒有找到內含和田玉的石塊。
沈淩不死心的在峭壁之上轉了一圈,終於讓她又發現了一個藏有和田玉的地方。那地方是在峭壁之上的一處裂縫當中,那裂縫足有十來米長,最深處則有一百多米。
兩米多寬的縫隙中,有一塊微微凸起的岩石,上面還殘留著些許積雪,裡面蘊藏著一塊罕有的墨玉。那塊墨玉就像資料上描繪的那樣,堅致溫潤,漆黑如墨。
沈淩從空間裡取出繩索,然後把繩索系在腰間,小心的來到了那處岩石附近,取出工具將其從岩石中掏了出來。
從岩石中取出來的這塊墨玉約有兩個拳頭大小,幾乎沒有瑕疵,通身色濃質膩,光潔無比。
雖然此行沒有找到羊脂白玉和黃玉,但沈淩有了這塊墨玉和之前的那塊白玉,已經覺得不虛此行。因此她非常愉快的與礦主告別後,就踏上了返家的路程。
從新疆回來以後,沈淩就忙著處理那塊上窄下寬的白玉和那塊罕有的墨玉。
那塊白玉根據原本的不規則形狀,最後做成了一隻白玉鏤空花瓶,因為沈淩的玉雕技術日漸趨於成熟。所以那隻花瓶做的非常漂亮,和沈淩比照做的空間裡收藏的一隻白玉鏤空花瓶幾乎一模一樣。
就連沈淩如果不細看的話,都分不出哪知是自己做的。
她將這只花瓶連同空間裡的那隻花瓶放在一起當做店裡的鎮店之寶,反正她並不打算出售這對花瓶,因此也不算違背不能出售空間物品的規則。
這對花瓶一出現,頓時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客人們隔著透明的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對和田白玉花瓶上鏤空的圖案,對之贊不絕口。
而剩下的白玉部分,沈淩則做了幾支玉簪和幾對手鐲。因為玉質溫潤,做出來的玉簪和手鐲非常美觀大方。
而那塊墨玉,沈淩參考了周晉的意見,做了一隻墨玉筆筒,上面雕刻著松竹梅的圖案,看上去古雅別致。掏出來的部分,沈淩做了幾個墨玉把件。
她剛完成這兩塊白玉和墨玉,還未對剩下的和田玉料進行加工,周晉就將一份計劃表擺在了她面前。
周晉寫的這份計劃表非常詳細,從早飯吃什麼,到晚上散步多長時間,都規劃的很明確。
從第二天起,沈淩就進入了備孕階段。周晉給她的計劃表排的並不是太滿,因此她一邊調理身體一邊工作,生活一下子充實很多。
在她備孕期間,從新疆帶回來的和田玉一下子帶動了店裡的生意。
尤其是帶回來的那塊白玉製成的玉簪和手鐲賣的最好,至於那塊碧玉琢成的手鐲也賣出了高價。在和田玉的帶動下,翡翠飾品和獨山玉飾品也賣出去了不少。
沈淩手頭的現金終於超過了十萬。
這天,趙猛有事請假,沈淩便放下手頭的玉雕工作,在自己店裡一邊看店一邊翻閱和玉雕有關的書籍。
因為是星期二,店裡的客人並不多。來來往往了好幾個人,但都是隻看不買。
下午的時候,沈淩正在看有關玉雕設計方面的一本書,準備從中找一些靈感,就見一對中年夫婦走了過來。
沈淩往他們身上掃了一眼,立刻斷定這是兩個有錢人。他們身上穿的都是特別考究的服裝,氣質也比較出眾,一看就是頗有權勢的那種人。
夫婦兩個一邊逛一邊低聲說話,很快就逛到了翡翠櫃臺,然後便站在了那對價值四百萬的翡翠原條手鐲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