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輕咳一聲:“珊瑚,你帶她們三人下去交給安嬤嬤,什麼時候學好規矩了,再讓她們到上房服侍。”
這話剛剛落下,就過來了一個杏眼桃腮,戴紫玉葡萄耳墜的大丫鬟。
侯夫人不知想到了什麼,目光不由得微微一沉,再看沈淩身邊的兩個女孩兒,忽然說道:“等等,珊瑚你去將前日那個描金的匣子拿過來。”
珊瑚只愣了一下,接著就按照侯夫人的吩咐拿來了一個描金的匣子。
侯夫人示意珊瑚將匣子交給沈淩,淡淡道:“好了,帶她們下去吧!”
沈淩捧著那個匣子就隨著珊瑚她們出去了。從榮安堂的上房出去,向後穿過一個月洞門,就到了榮安堂下人們居住的地方。
珊瑚在路上提點沈淩,“剛才在屋裡,太太既賞了你東西,你就應該給太太行禮道謝。”
沈淩經她這一提醒就明白了過來,“謝謝姐姐提點。”
珊瑚笑道:“不過也不打緊,你既是從鄉下來,那麼從前定然沒有學過規矩,太太是不會計較這些的。”她與沈淩說話的同時,也不忘提點剩下的兩人,“不過以後你們跟著安嬤嬤學了規矩,這些細節之處還是要注意的。”
幾人說著話,就到了安嬤嬤住的偏院。珊瑚將侯夫人的意思帶到後,就離開了。
安嬤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她們的住處,她指著東西廂房道:“我這裡只有兩間空房,你們三人自己商量一下。”
其餘的兩個女孩兒中叫珍兒的就道:“我膽子比較小,想和別人睡一間房。”
另一個叫小嬋的馬上道:“那我和你作伴。”
沈淩道:“既然這樣,那你們先挑房間。”
兩個女孩兒很快選了西廂房,沈淩就佔了東廂房。
房間選好以後,安嬤嬤並沒有馬上教她們學規矩,而是讓她們先在這裡安頓下來,等熟悉了環境再說。
沈淩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的時候,就開啟了侯夫人給的那個匣子。匣子裡放著兩支白玉蝴蝶簪,一支水玉蘭花簪,一對銀嵌綠松石手鐲和一對珍珠耳環。
三支簪子的玉質和之前許太太的弟媳送給她的那對白玉手鐲差不多,只能稱得上是中品。倒是那對珍珠耳環,上面的珍珠差不多有蓮子大小,可以說是那些首飾裡最值錢的一個。
第二天沈淩再去見安嬤嬤的時候,頭上就戴了侯夫人給的那支水玉蘭花簪。
安嬤嬤是個很和氣的人,說話的時候臉上總帶著一絲笑意,不僅教她們府裡的規矩還教她們做刺繡制絹花。
其餘兩個女孩兒珍兒和小嬋在家養尊處優慣了,開始的時候還能按捺住性子學些東西。後來時間久了,看安嬤嬤脾氣好,不由就慢慢露出了本來的性子。規矩倒是學的還可以,只是針線做的馬馬虎虎,絹花製得也不是太好。
倒是沈淩學得很認真,她深知一個道理,技多不壓身。她雖然覺得那些規矩很繁瑣,但還是學的一絲不茍。至於安嬤嬤教她們的女紅,這本來就是她擅長的地方,學的更是認真。
不過沈淩覺得學刺繡的時間太少,私下裡有時候會向安嬤嬤請教一些繡技,她雖然表現的不是很熱情,但還是認真的指點沈淩。
在她的指點下,沈淩的繡技進步很快。也許是看出了沈淩在這上面很有天分,安嬤嬤出於惜才的心理,有的時候也會教她一些針法。
一個月後,沈淩領到了七百錢的月例銀子。接著安嬤嬤給她們放了一天假,讓她們鬆快鬆快。珍兒和小嬋歡天喜地的回家去了。沈淩不想回李管事那裡,便去找榮安堂的大丫鬟珊瑚要了出門的牌子。
空間裡的那幾樣蔬菜已經收了好幾茬,因為吃不了,都還堆放在倉庫裡。沈淩想著那些黑土地種菜有些浪費,不如在上面種些名貴的花草。還有安嬤嬤那裡,自己私下麻煩了她好多回,也該買些東西孝敬一下。
從忠孝侯府的後街出來往南走上一段路就到了大街。作為一朝之都的京城,街上自然是車水馬龍,沈淩難得見到這樣的繁華景象,一時之間只覺眼花繚亂。
不知不覺間就走到那家有名的王記點心鋪,沈淩看店鋪裡麵人來人往,就知道這家店鋪賣的點心不錯。她記得安嬤嬤愛吃甜食,曾經在她房裡看見過好幾種油紙包的點心,便進去給她買了兩種甜軟的點心。
本來她還想給自己再買些點心,但是買那兩種點心,已經七百錢已經花的差不多。她還要到花市買花,就放下了這個念頭,反正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