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我,此時也該從書桌或床上起來了吧。
被父母叫醒。
吃著早餐看他們離家上班。
洗好碗,整理好書包,騎著腳踏車,伴著初升的太陽上學。
太陽依舊,而我的腳踏車,它早已離我而去。
我曾以為很多的會永恆。
可時間總將一件件希望永恆的事沖刷而去。
僅使留下淡鹹的淚痕與微默的悲哀。
還好的是:沒洗去我對完美與永恆的追求。
追求永恆,不願改變。是留戀?是停滯不前?是懶惰?是慣性?
事實證明很多時候是習慣。
因為習慣,所以不願改變。
不過習慣最開始,不就是改變嗎?
不願改變,又時時在改變。
要活得開心點,也許需要這樣。
可以不忘過去,但要學會放下過去。接受改變,讓一切更好。以萬變保不變。會有永恆,會有完美。決擇是為了找方向,還是為了改變方向。又模糊概念又精確。對外模糊對己精確。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亂流中前進。以文理雙面角度確定思想。現實中理的基礎是文,文是理的昇華。精神中理是文的基礎,文的昇華是理。以這樣認知來提升自己與外界。文與理,本非一物,本是一體。
“哎!胡思亂想些什麼呢?辯證這些做什麼?你明明就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你也沒找到自己的永恆呀!談什麼大道理!”
“可是肖瑩瑩不是永恆的嗎?”
“是嗎?”
“不是嗎?”
傘下只有一個人,卻時不時傳來交談聲。
陽光從海平面噴湧而出,太陽漸漸浮出了海面,度過了海霧。
“你看那太陽!”
“怎麼?”
“曾幾何時,我也是如此度過了迷茫。那一次回去,或者說是離開,我失去了許多。是它們本不屬於我?是他們離我而去?還是我放棄了他們?總到失去,才懂得這一切多麼珍貴。我能將它們拾起嗎?”
“你最好不要!再擁有就會再失去。想不再失去,就不要再擁有。”
“不是想再擁有。不要再有了,再有也不是原來的了。我只想抓緊,我現在所在乎的。
遇到費納希雅前的那十年,我什麼都沒有。
沒有追求!沒有信仰!沒有希望!
那十年,就是在無所寄託的情況下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