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中是曾經展現過,也找到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那麼神奇地居然每次都能透過刻意掩飾的面紗,讀懂他的真實想法。可是後來發生了什麼了?
也許什麼都沒發生,也許發生了什麼卻忘了。
肖航就這麼把自己的柔弱藏在貝殼裡。
在外人面前做著邏輯上的最佳的抉擇。
回應著所有人的期待。
這樣的生活是很好的。可就是有一個缺點——費腦。
腦中積累了許許多多的條條框框,各種注意事項、計劃、階段預定、時間表……
這些都壓的他透不過氣來。
父母時空的距離上疏遠了。
住院時也沒有了在鷺島時的關心,而是一味地不明真相地責備和告誡恐嚇。
出院後的肖航在外界環境的不適和內心的迷茫疲憊下。
發現了“酒”這種緩解方式。
雖然酒後很狼狽,可睡得真的很舒適。
那時每日的學習,幫寫作業,輔導他人,打零工。每天費勁心力做事。只為貪圖晚上的那一杯酒後,身體不適下內心的愉悅。
所以那時初二15歲的肖航便成了店裡的常客。
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婦,可肖航卻並沒有怎麼與他們交流。每次買到自己要的酒後,便在店門口喝完,酒瓶一扔,趁過敏反應還沒起來,便壓抑著反應先進了校內的宿舍。
肖航根據雪兒的說法,便想起了自己和這家店的緣由。
繼而大膽地猜測了雪兒的身份。
“是有那麼一家店,可店家是對夫婦呀。咦!你不會是他們的女兒吧!”
店家夫婦是有個女兒,肖航初二的時候,那個孩子還是個五年級的小學生。算起來差了三四歲左右。和雪兒的年齡剛剛好合適耶!
你要問肖航為什麼知道那孩子的大致年齡,那就要說一下第一次見面,也是映像中唯一一次見面的情況。
肖航是在剛剛上高中時第一次見到過那女孩。而且還發生了些尷尬的事。
那時,剛剛高中入學沒幾天。肖航上的高中和之前的初中在同一條街上。
所以買酒還是去了買習慣的老地方。
現在的肖航過敏反應已經漸漸地習慣了。為了不引起在校內喝酒造成的各方面影響,所以肖航還是在店門口解決。
那次肖航打算放棄各類的啤酒,嘗試較高度數的白酒。
剛走到門口開啟酒瓶蓋,卻見一個穿著巴蜀初中校服的學生從對面向這邊走過來。
這學生短寸發,體態瘦削,膚色蠟黃,面色發黃,校服明顯就是剛剛發下來不久的鮮豔樣子。
肖航注意到校服袖子上的三圈條紋是紅色的。
華國的中學是三年制。而巴蜀中學每屆學生的校服,都固定袖口條紋顏色。
校服的袖口條紋顏色按紅藍黑的順序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