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晏城,德王妃主管民生,德王統轄兵權,有時還有些事要是不聽王妃的,德王還得被王妃派去當打手鎮懾,父子倆沒少一道帶人鎮過場,當兵的不是文官,大都性格暴躁,打得惱火了把人撂翻在地就喊:“爺爺打不服你?叫爺爺不?”
周承就覺得爺爺實在好聽。
要是有人要叫他爺爺,他還是依的。
小面癱一臉的賞你臉,燕帝看著抽了抽嘴角,前幾天這小堂弟來見他彬彬有禮得很,他還道果然不愧乃他們皇室中人,敢情是個小霸王。
“這是你大侄子,不得失禮。”德王瞥了眼王妃,見她神色淡淡不打算插手,便不輕不重地又斥了兒子一句。
“歸我管不?”小世子兩只小手抓著桌子,道。
“歸他父皇管。”沒你什麼事。
“哦。”小世子便朝周恭一揚首:“叫叔即可。”
他學了他母妃那派姿態,揚起頭來孤傲不可一世,但他這神情出現在他身上可比出現在他母妃身上討喜多了,德王妃一揚頭,聽吩咐的人少有心平氣和的,出現在他臉上就多出了幾分可愛,沒了那份懾人的威嚴。
“小叔叔。”周如被他母後抱了回身,怯怯地叫了他一聲。
周承見他不像之前那樣坐著不動了,看樣子不像他了,反而覺得沒趣,這廂宮人魚貫而入奉上了菜,皇後打點好,燕帝讓她入坐,一桌上便安靜地吃起了飯來。
這算是家宴,往年燕帝都會叫德王進宮,和他母後還有後宮幾個他喜愛的妃子一道用一頓家宴,德王更小的時候,還會在宮裡從初一住到初五才走。
也沒幾年,都變了。
宴罷,宮人奉上了茶,沒喝幾口德王就要走,燕帝也不想留他,說了兩句話就讓他們走了。
皇後帶著兩個皇子送了他們。
燕帝這時從孫公公那知道德王府給他遞的年禮,聽聞給兩個皇子送的文房四寶裡有半箱子書,他拿過孫公公奉上的書翻了幾頁就擱了下來,看起了另幾本。
德王送了十幾本書,有治術、兵法、三農等治天下書,每一本都厚過當朝最厚的子經,燕帝每一本都翻完,連送人回來的皇後帶著皇子在身邊站了多時都不顧,問孫公公道:“出自誰意?”
孫公公苦著臉:“聽說是德王妃臨走前,讓身邊人去她的小書房拿的。”
說是拿幾本給小的看看,大的就算了,給點吃的堵住嘴就得了,他擔不住好。孫公公不敢實話實說,挑了點能說得出口的。
皇後聽著,眼瞅著蓋在箱蓋上的紅封不放。
這上面寫的可是她家恭兒如兒的名字,這才是他們皇爺爺皇奶奶正正經經給他們的禮,是以一見燕帝起身,孫公公把書往箱子裡放,皇後就笑了,柔聲道:“不勞公公收了,是給恭兒他們的,這是他們嬸奶奶的一片心意,本宮來收就好了。”
要走的燕帝見半路有劫道的,朝皇後淡淡望去:“朕先拿去過目一下,皇後只管讓恭兒他們跟著太傅好好學習就是,這節日裡難得放鬆,但皇後也莫要放鬆了恭兒的學業。”
說罷,他揉了揉皇三子的頭,“放你跟你母後好好呆兩天,過兩天就得回朕身邊來,可知?”
“恭兒遵旨。”
“父皇還有事,”燕帝蹲下身抱起了皇五子,把他放到皇後手裡,颳了刮他的鼻子,得了他一個小心羞澀的笑,他臉色才好了點,跟皇後道:“他身子骨弱,你莫要放他出去貪玩見風,等天氣好點朕就來帶他出去轉轉。”
“臣妾遵旨。”皇帝都明著寵著她的皇兒,藉著兒子給她抬臉了,皇後不得不退步,施禮之後眼睜睜地看著孫公公把德王府送進她宮裡的禮抬了出去。
這不要臉的皇帝。
燕朝當務之急就是種田存糧,連續三年旱災,大燕整個版圖將近一半的土地顆粒無收,燕朝雖然傾盡國庫救災,是救下了不少百姓,但也因為這些人都活了下來,多了無數張嘴要吃飯,已近告罄的國庫已支援不了再一年的下放糧食。
上一世的燕朝大概敗就敗在此處,國庫已盡,軍隊後部告急,軍囤鎮的皇帝私軍都吃不上糧食,怎麼為皇帝賣命?
這一世最大的好處是燕帝在用盡一半的國庫後,跟世家和望族借了不少糧食,把他們的借了個近一半才接著用國庫的,如此算來,世家和望族要造反,一時也糾結不了太大的力量。
宋小五之前還不知道她家大郎瞞著她把他在青州多年經營的糧食都送到了軍囤鎮,她是回了宋家後回來才從德王那知道的,她簡直就想自己就給自家立塊“我乃天下第一忠”的牌子掛在宋家每個男人的腦門上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