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傳奇故事
佛陀進入竹林精舍之後,環繞在左右的弟子越來越多,弟子多了,發心供養他的人也越來越多。
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羅長者,非常喜歡佛陀的教化,為了報達佛陀,他備辦了豐富的餚饌,想請佛陀次日到他家中受供。
就在這一日的晚上,首羅的知友須達多長者突然從舍衛城遠道而來,為他的第七個兒子向首羅長者的千金求婚,他在和首羅長者寒喧的時候,見主人家中的僕人穿梭來往的忙著,庭院裡不僅打掃的乾乾淨淨,而且掛燈結綵,從擺設上看,像是準備迎接貴賓的到來,他驚奇地問首羅長者道:“我的好友首羅長者!我看到你們尊府的情形,禁不住心中生起疑惑,我請問你,你閤府上下今日這麼喜氣洋洋的忙碌,是貴國的大王就要光臨呢?抑是府上那位少爺和千金要辦結婚的大典呢?”
首羅長者聽後微笑著回答:“善良的老友!你懷疑的問話都猜測得不對,國王的御駕親臨,以寒舍的情況,隨時都可以迎接,至於說到兒孫的婚典,哪裡需要我這麼勞心勞神!”
“那麼府上為什麼要如此隆重鋪張呢?我不敢這麼想,難道你的隆情厚意是為了我的遠道而來嗎?”
“非常對不起我的老友,”首羅長者答道:“我實在告訴你,明日是我們人間救世主佛陀帶領他的弟子們到我的舍下應供,佛陀住在竹林精舍,現在已經來到寒林,我正在想著明日怎樣來迎接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
須達多長者聽了首羅的話,激動的難以入睡,他還沒有見過佛陀。可是佛陀似乎總在他的腦中出現。他受不住腦海中對佛陀渴仰的思潮,想連夜去寒林中拜見一下佛陀,看看佛陀究竟是怎樣的一位偉大的人物!
他悄悄起身後,沒有告訴任何人,便開門走出首羅長者的家。這時,明月當空,銀色的光輝映照著大地萬物,萬物都靜靜的在睡眠,須達多長者獨步走向寒林。本來,他過去沒有走過夜路,現在心中多少有點恐怖,但恐怖阻止不了他前進的心。
漸漸走進寒林的時候,他擔心見不到佛陀,他想:這麼晚了,佛陀大概已經睡下了。不過,即使見不到佛陀,能看到佛陀的弟子也好啊。
正當須達多長者這樣想的時候,他看到月光下有一個人在寒林中散步,他走上前去一看,此人形象非凡人也,他立即五體投地的跪下來問道:“你是不是佛陀?我看到你的相貌與眾不同!”
“是的,佛陀就是我。你像是從遠道而來的吧?你叫甚麼名字?”佛陀明知而故意問道。
“我是從北方舍衛城來的,我的名字叫做須達多,因為我略有資產,歡喜救濟貧窮孤獨的人,常給他們衣食物品,所以國中的人,又喊我給孤獨!”
須達多長者在說話的時候,又望望佛陀,佛陀那完美的人格與風度,真是出乎他的想象,而佛陀的身後,又好像在放射著耀眼的金光。
在須達多的請求下,佛陀就站在寒林裡向須達多長者說法,明月照在空中,樹蔭散在地上,須達多長者受了很深的感觸,他指著佛陀的弟子們問:“他們都已經睡覺了?”
佛陀回答道:“他們每天學道、研究、說法、利人,都很辛苦疲倦,而且,他們的心,沒有愛執,沒有煩悶,把心調伏到寂靜的時候,是很容易安眠入睡的。”
回答完須達多的問題後,佛陀接著說:“給孤獨!你今天的旅途一定很辛苦,來到我這個地方,都是你有著純潔清淨的信仰,有著歡欣踴躍樂聞正法的決心,我今夜很高興為你說法,
你從過去久遠劫以來,積聚種種的善行,有著堅固的信念,一聞到我的名字就很歡喜,真是堪受正法的大器。你富有無數的財寶,樂於惠施救濟貧窮的人;你能善用金錢,而不為金錢使役,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德行。不過,你過去的佈施,只是祈求的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一樣不是安穩寂靜解脫的勝境,若是有‘我’的這種樂,那也是不久常的。比錢財更進一步的佈施,是至心施、精進施、時施、寂靜施、無畏施,才是莊嚴我們德行的法門,才是步上自由光明解脫的大道。“
佛陀在向須達多長者說法時,很多弟子也起身圍繞在身旁註視傾聽,這時,大地是靜靜的,四野沒有一點聲響,唯有佛陀的法音迴盪在空中。
不過,須達多長者還有一個問題在心中疑惑,他問佛陀:“慈悲的佛陀!我今日聆聽你的教誨,像是開啟我的慧眼,對於佈施,我又有了更進一層的瞭解。我過去只求短暫的人天福報,這種迷妄的黑雲,好像今天給一陣秋天的厲風吹颳得無影無蹤。可是,我們往日都是崇奉自在天神的,說世間上的一切,都是自在天神所造作的,天福即使是短暫的,不究竟的,那麼,自在天又怎能來控制世間呢?拜望慈悲的佛陀,再多多的為我開示!”
佛陀說:“給孤獨!說世間上的一切,是自在天神所造作,這是愚痴的邪說!如果真是有自在天神能創造世間上一切的話,那麼,世間上為甚麼到處遍滿了罪惡呢?到處都表演著災害呢?如果真要說有神創造世間,則更不應有六道輪轉的生死。生就不應該有滅,成就不應該有壞。
假若,自在天神能造一切的話,則人都可以住在家中不要工作,等候自在天神造給人們的飲食。人們受苦惱的時候,則不應該怨天,因為自在天可以左右一切的。可是事實上不然,人們被苦惱逼迫的時候,一樣的要怨天。自在天既能創造一切,左右一切,為甚麼要人怨恨他呢?人們為甚麼不用自力工作就不能維持衣食之需呢?而且,世間上很多的人都信奉著很多的神,沒有信奉自在天,自在天的萬能神力又到那兒去了呢?再說自在天假若真是自在天的話,就不應該有所作。因為有所作業,就有疲勞,有疲勞則不能名為自在。若說自在天是無心而作,則與嬰兒的所為有甚麼分別?若說自在天是有心而作,有心於事,即不能名為自在。苦樂都是眾生自己業力的感召,自有其因果的關係,諸法都是因緣所生,絕非是自在天所作!”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