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記載,太子成年之後,他的父親給他了建三個宮殿,一為冬宮、二為夏宮、三為春秋宮;先後娶了三個妃子,並建三個宮舍,第一宮納耶輸陀羅妃,第二宮納摩奴陀羅妃,第三宮納瞿多彌妃。其中以瞿多彌的年齡最大,可能與釋尊相似,耶輸陀羅的年齡最小,可能幼於釋尊十來歲。但是釋迦族重視本族的婚姻,故將摩耶夫人之兄所生的耶輸陀羅立為正妃,後來也僅耶輸陀羅為太子生了一子。
瞿多彌也是釋迦族的女性,她是一位名叫檀荼波尼的女兒,她很有男孩子的性格,她不喜歡帶有脂粉氣的男人。在選擇結婚物件的集會上,許多男孩子為了吸引瞿多彌的注意,將他們家裡能夠穿戴的都掛在身上,以眩耀財富,增加姿容。瞿多彌看了之後說:“這些男孩打扮得花枝招展,倒像是待嫁的女孩了,這是婦女們媚惑式的裝飾,是膽怯懦弱的表示,缺少勇敢精進的大丈夫氣。男子漢自身的氣質和相貌才是最好的莊嚴。像悉達多太子一樣,他雖貴為太子,富甲全國,也沒有打扮得珠光寶氣,所以我已決定要嫁悉達多太子了。”
悉達多是釋尊出家成佛之前的本名,從年齡的考察而言,瞿多彌應該比耶輸陀羅更早進入迦毗羅衛城的王宮,她在宮中對太子的協助很多,並且輔佐其他的妃子,管理和照料宮中的女子們。
釋迦世尊時代的印度社會,對於男婚女嫁的風俗相當開明,凡是待娶或待嫁的男女青年,均有自由選擇終身伴侶的權利和機會,通常的方式是父母為他們已成年的男孩或女孩釋出訊息,舉行一次為期數天的集會,就在聞名而來的與會者之中,物色理想的物件作為適當的配偶。如果遇到應徵者或求婚者超過一人以上時,便以競技鬥藝、比試學問的方法,來確定最優勝者是誰。
當太子成年後,淨飯王為悉達多太子舉辦了徵婚大會,會上,從全印度各地來的少女們,不論美醜貴賤,都能從悉達多太子手裡得到一分珍貴的禮物。當大會將要結束時,太子已將準備好的禮物全部送光了,到了這時,耶輸陀羅才從天臂城趕來看熱鬧,她根本沒有準備來應徵,所以也沒有像其他少女們那樣盛裝赴會,她沒有要做太子妃的心理準備,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少女們在悉達多太子面前出現時心慌意亂的混身不自在,甚至羞澀的連抬頭正視太子的勇氣都沒有了。耶輸陀羅來到太子跟前時,好像天天生活在一塊兒的妹妹見了大她幾歲的哥哥那樣,毫不忸怩地說:“怎麼,大家都有禮物,就是沒有我的分嗎?”
“真對不起,美麗的公主,只因為你來遲了一步,準備好的禮物已經全部贈送完了。”這是徵婚七天來太子見到的氣質最高潔而又最美麗的少女,太子很是動心。“請別生氣,我不敢欺侮你的,真的因你來遲了,所有的禮品已經送完了。”太子說完這話,便隨手脫下一隻價值連城的寶印指環,贈與耶輸陀羅。
“我對於你,就只值這麼一點東西嗎?”耶輸陀羅接下太子的指環,同時輕蔑地一撇嘴說:“哼!還是欺侮我。”
太子遇到這麼一個俏皮的、爽直的、敏慧的少女,非常喜歡,於是便說:“好了,你可以把我現在身上所佩戴的一切,全部拿去。”
“算了吧!我豈能剝光你的身體。”說著,她便現出很不高興的樣子走了。
其實,這一次會面,在彼此的心中都種下了互相愛慕的根,所以經中形容:“其女後來,太子共語,數番往復,兼且微笑。停住少時,調戲言語。太子彼女,二顏俱悅。彼此對答,四目相當。”
可是,當悉達多太子派人去向善見王求婚時,卻遇到了困難。善見王的答覆是:“照我們釋迦族的古規,如果誰能以技藝勝過所有的競爭者,他便有資格娶我的女兒。不過,我僅聽說太子從小生長於王宮深處,嬌生慣養,只知耽於遊戲玩樂,未曾聽說學過任何文藝、武術、兵書、弓箭等事,總不能叫我女兒嫁給一個不學無術的低能兒吧。相反地,倒有幾位已來求過婚的青年之中,例如提婆達多的硬弓,難陀的烈劍都是很超群的。”
耶輸陀羅是天臂城主善見王的公主,她的美麗聰慧,一經傳出擇偶待嫁的訊息之後,便吸引了全印度的王子與貴公子們,他們紛紛前來求婚。因此,她的競技求婚大會盛況空前。
競技快到的前幾天,耶輸陀羅見到了悉達多太子,並且鼓勵他說:“太子!為了我,你也得勝過他們哪!”
“請放心吧!公主,我不會怯場的,請你準備做我的妃子好了。”太子微笑著說得非常輕鬆而又真切。
競技的日期即將來臨時,釋迦族的王子們都在努力練習騎術、弓箭與技擊等的武功。大家
都沒有把悉達多太子當成競技中的勁敵,因為太子沒有練武功,反而在森林裡的石頭上打坐冥想哩!
競技的時候,悉達多太子還是參加了。當他進場的時候,善見王伴著耶輸陀羅早已在座,提婆達多等諸王子也各就各位。太子受到了群眾熱烈的歡迎,也受到了善見王禮貌的接待。接著,太子便退到競技者的席位。大家都在猜測議論:“這次的優勝者,究竟會是誰呢?看樣子,大概是提婆達多,或者是難陀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善見王在會上宣佈:“技藝超人者,即以吾女耶輸陀羅嫁與為妻。”
競技專案包括:書藝、算術、跳躑、箭術、劍術、馬術。
在競技就要開始前,太子突然向善見王請教,能否讓他退出比賽。他說:“我們的祖先建立國家以來,為了國族的安全有保障,我們必須勤練武藝;練武藝的目的,是為保家衛國,應該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尚未相愛的女性來與競爭者角力鬥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