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那個富翁笑咧著嘴,對貧生童子和藹地說:“好孩子,你真會做,明天一定還要來唷!一直到工作全部做完,你才能夠不來,否則的話,我就不付你的工錢。”
“好的,工錢留到最後一齊算好了。”其實這也正是貧生童子求之不得的事啊!
做了許多時日之後,這一富翁家的工作做完了,結算工資,共計四百五十個金錢,距離五百個金錢尚差五十個,為此,他傷心得哭泣起來,因為他想:“除此之外,又從何處再賺五十個金錢的工資呢?”但他這一哭泣,引起了富翁的懷疑:“小孩子,我沒有因為你年紀小而欺侮你呀!你的工資是一分一厘照算的呀!難道你以為四百五十個金錢還不夠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是的,我相信你是最最善良的大富長者,你不會欺侮我。但我為了供養佛陀及竹林精舍的出家僧眾,做了這麼久,還差五十個金錢,這叫我怎麼辦呢?”貧生童子說出了他的心願之後,竟然大大地感動了那個大富翁,他想:“我這樣富有,也不曾想到供佛齋僧,這個窮苦的孩子竟會以做苦工的代價,用來供佛齋僧。”因此他就慨然地說:“孩子!你不用哭泣了,我給你補足五百個金錢就是了。”
這是一個好辦法,好訊息,但這對於貧生童子仍然不能釋然於懷,他不知道加上了別人的五十個金錢,是否還能生天?他去問佛,佛說:“孩子,你會生天的,當你最初發心要供佛齋僧的時候,就已決定你將生天了。”
貧生童子把這事情告訴了他的母親,他母親很高興,但也很難過,因為他太窮了,如要供佛齋僧,竹林精舍那麼多的出家人,全部來應供,叫他們坐在那裡呢?沒有像樣的客廳,也沒有足夠的桌子椅子,還有煮飯的灶,煮菜的鍋,盛飯的桶,裝菜的盤,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辦法把這樁供佛齋僧的大事情做好。
貧生童子急中生智,他做苦工的東家,不是剛剛造了新的房屋嗎?這樁大事,如能借在富翁富里做,那就太好了。
當然,能有佛陀光臨,為自家的新房子光照一次,實是難能可貴的事,那個富翁也就欣然接受了貧生童子的請求。
供佛齋僧的前一天,貧生童子便去竹林精舍,頂禮佛足,請求佛陀慈悲哀愍,第二天上午,到那富翁的家裡,接受他自己的供養,佛陀默默地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貧生童子在那富翁家裡進進出出地忙碌著,富翁的全家乃至每一個奴婢,也都忙碌著,汲水的汲水,劈柴的劈柴,洗菜的洗菜,煮飯的煮飯,配菜的配菜,烹調的烹調,有的掃地,有的灑水,有的擺席位,有的蓋席布,有的佈置室內,有的整飾道路,大家都在準備著迎接佛陀以及佛陀的諸大弟子的光臨。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貧生童子又去竹林精舍,再度請佛及僧,赴齋應供。
終於,佛陀帶著一大隊威儀整齊的出家僧眾,一個個披著袈裟,捧著缽,端莊,安詳,肅穆,嚴整,緩緩地,飄飄然地,走進了屋子,坐定了座位,供養也就跟著開始了。但是,神蹟也出現了,貧生童子親自端著上妙的飲食,一次又一次地給僧眾們來回地加添,桶裡的飲食,卻始終不見少去,一直等到所有的僧眾,全部吃飽了,他所預備的飲食,還是跟先前一樣多。
飯後,佛陀為貧生童子說法開示之後,便與諸大弟子們又回到竹林精舍去了。但是,留下來的剩飯剩菜,又為貧生童子帶來了煩惱,他不知應該如何處理,甚至懷疑自己的業障太重,致使佛及僧眾未能將他的供養全部接受,故也懷疑到,這樣一來,是否尚能達到昇天的願望。
其實,佛陀顯示這個神蹟,是有原因的。
當天,正有一大隊五百個販寶的商客,從遠處來到王舍城,那天適逢城中的節日,所有的飲食店,全部停業休假,五百個商客,找遍了王舍城,也無法求得飲食,最後聽說貧生童子供佛齋僧之後,尚有大批的剩餘飲食,他們便來求貧生童子把剩餘飲食供給他們,並願給錢,照價收買。貧生童子為了供佛齋僧而辦飲食,自是不肯收錢。但當五百個商人吃飽之後,商人的首領為了感念貧生童子施養之恩,便問貧生童子是誰家的孩子。殊不知,詢問之下,貧生童子的父親,竟是這個商人首領的老朋友,貧生童子也正是這個商人首領所要尋訪的物件,因為貧生童子的父親,有一大筆遺產,託請這個商人首領交給貧生童子哩!
不但付給了遺產,並且還由商人首領帶頭,五百個商人,各各拿出一件珍寶,贈送貧生童子,表示敬意。頃刻之間,貧生童子的面前,便已經堆滿了一大堆的寶物。然而,這使貧生童子更加惶恐了,他說:“我是為求生天而辦飲食的,我又不是為了賺錢而辦飲食,我怎麼能夠接受這些寶物呢?”
商人首領無法可想,只好叫他去請示了佛陀之後再說。
佛陀教貧生童子安心收下這些寶物,並且還說:“這是你供佛齋僧的現在果報,以後生天的果報,尚待你死了以後去享受哩!”
貧生童子在半日之間便成了王舍城中的第一大富翁。正好當時城裡的第一長者去世了,貧生童子便被全城的人民選舉為王舍城的第一長者。
貧生童子的名氣漸漸大起來了,他的財富和有關他的事蹟,也被當時的國王知道了,國王非常欽佩他,所以要他去做大臣。先前僱他做苦工的那個富翁,也把女兒嫁給貧生童子做夫人了。
從此,貧生童子的福報,一天天地大起來,財富源源不絕而來;在他家裡,一切的珍珠寶物,亦會自然而生,他有多少財富,連他自己也數不清了。因他善於生福生財,所以大家不再叫他貧生童子,而改稱為善生長者了。
這就是佛經中有名的善生長者的少年的生活,後來皈依了三寶,受了五戒,並且證得了聖果,成為佛陀時代有名而且標準的護法居士。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