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都市言情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 第四十九章 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與崛起

第四十九章 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與崛起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up從走近科學開始 七零知青嬌又軟,禁慾大佬寵不夠 最強小村醫 花蝴蝶系統 重生八零:從炒瓜子開始發家致富 無敵從做出選擇開始 終極影皇 最強狂兵混都市 軍官撩人:我靠發癲在八零吃肉 劇透在無數位面世界 重生之護花邪龍 我真沒重生呀 大學,就這幾年 此刻,全場由我掌控 來自魔界的男人 極品龍婿 神醫貴婿 直播神豪 極品傻婿 被老媽催婚,開局就和女總裁領證

第四十九章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與崛起

1945年8月15日,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戰後的日本一片狼藉,諸多城市到處都是瓦礫廢墟,百姓流離失所,經濟癱瘓。當時有專家認為,日本恢復戰前水平需要100年的時間。但日本僅僅用了20多年時間就迅速崛起,重返世界強國之列。

日本戰敗以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按照波茨坦公告精神釋出了兩個檔案,闡明瞭佔領和改造日本的目標與政策。

一個是美國政府於1945年9月22日公佈的《投降後初期美國對日方針》,另一個是1945年11月1日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向盟軍司令官釋出的《投降後初期對盟國最高司令官佔領及管理日本的基本指令》。

檔案指出:日本所面臨的經濟上的“苦難境地”,“是日本自身行為的直接結果”,盟國不負擔“恢復日本所蒙受損害的責任”,“日本在著手重建物質生產的同時”,必須“徹底改革其經濟活動及經濟制度”。

伴隨著這兩個檔案的出臺,美國佔領當局旨在剷除日本的社會經濟基礎,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民主化”改革。

改革首先從修改憲法開始。新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戰爭和戰爭手段。

在政治改革上,新憲法取消了天皇總攬國家一切統治權的權力。同時,廢除輔佐天皇的樞密院、貴族院及天皇制的軍部。

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宣佈自己不是神而是人,自我否定其所擁有的神權。

改革取消了貴族院,設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均由20歲以上男女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新憲法第41條規定,“國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和唯一的立法機關”,修改憲法、制定法律、審議預算、任命總理大臣等一切重大問題均由國會決定。

在修改了日本憲法,廢除了“天皇制”的基礎上,並規定日本不得保持陸、海、空軍及其它進攻性軍事力量,軍費開支不得超出國民生產總值的1%。

二戰結束後,共同抗擊日本侵略戰爭的同盟國之間的政治關係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美國為了遏制社會主義蘇聯和中國,重新調整了對日政策,即從削弱日本,轉為扶植日本。美國積極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緩和戰爭賠償,允許日本保留賴以恢復生產特別是軍工生產的資源和裝置。為了使日本儘快擺脫戰後的通貨膨脹,從資金上給予貸款支援。

在政治上,由於有美軍的“保護”,使戰後日本獲得較為安定的國際環境和較為穩定的國內政局;在經濟上,日本擺脫了戰時沉重的軍費負擔。得以把資源、勞動力技術開發與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於和平經濟的發展。

儘管日本在二戰中遭到了嚴重的戰爭創傷,但並沒有遭到實質性的破壞,日本雖然丟掉了海外殖民地和外圍的幾個島嶼,仍然保持著領土的完整。雖然日本本土遭到轟炸,工廠、機械以及基礎設施等硬體設施遭到嚴重損毀,但人才和科技還在,只要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注入,很快就能進行重建。

在美國大力扶持下,使得日本很快恢復了生產。同時,由於日本依附於美國,日本的國外市場大大拓展,獲得原材料也更加便捷,直接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從1947年開始,日本開始進行戰後經濟的重建工作。在資金和原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復和發展煤炭生產,用生產出來的煤炭重點供應鋼鐵業,再用增產的鋼鐵加強煤炭業。目的是用這種迴圈為槓桿,帶動整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根據這個經濟發展戰略,日本政府專門設立了“復興金融公庫”。在19471948年中,日本即向煤炭業發放了475億日元貸款,佔據該公庫全部貸款總額的36%。1946年日本產煤2274萬噸,1947年達到2932萬噸,增長近30%;同期的鋼產量也增長了21%。到1948年,日本即出現了初步的經濟好轉跡象。當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成為美國在朝鮮戰爭中補給線和中轉站,在此期間,美國向日本提供了鉅額的軍需訂貨,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到1955年,除“外貿”一項外,日本的主要經濟指標基本達到或超過了戰前最高水平。

除了美國的扶持之外,日本戰後的“農地改革”對緩解日本戰後的糧食危機和穩定局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戰後在農村實行的“農地改革”,使農民獲得了土地,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改革當中,日本政府把改革前屬於地主的土地強制收購,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有的地方僅相當於一雙靴子或一袋煙的錢)賣給無地或少地農民。日本首相吉田茂稱“日本的農地改革為非共產主義世界進行得最徹底的土地改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戰後日本佃農與寄生地主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寄生地主害怕土地改革而開始大規模奪取佃農的土地,佃農的反抗也十分激烈,導致日本農村存在發生革命的態勢。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佔領軍和日本政府加快了土地改革的進度。

改革前,日本的佃租地有236.8萬多町步1町步約合1公頃),佔全部耕地的45左右。無地或少地的101.6萬多戶農民佃耕這些土地,需要向地主繳納收穫量50~80的地租,佃農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

由於戰後空前的糧食危機,土地和糧食問題更加突出。因此,日本政府繼1945年12月28日公佈第一次《農地改革法》後,在盟軍總司令部的敦促下,又於1946年10月21日釋出了第二次《農地改革法》。

根據該法,政府徵購174.19萬町步地主、寺院、神社、教會的土地,加上軍用地和其他國有地,列入改革的土地共193萬多町步。經改革,474萬多戶佃農和少地農民買到189.9萬多町步土地。自耕地增加到467.5萬多町步,佔全部耕地的89。自耕農和半自耕農增加到541.1萬多戶,佔農戶總數的87;佃農和半佃農減少到22.3萬多戶,佔13。

透過農地改革,寄生地主階級被徹底消滅,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增加了糧食產量,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農民參與農村管理,穩定了日本戰後農村的政治基礎,緩和了因為土地制度而帶來的農村矛盾;改革保護了自耕農,加強了對耕地轉移買賣的限制,有利於小農長期保有土地耕種。

從國家長遠發展和長遠利益來說,大量土地轉移給個人耕種,不利於資本主義的大生產。進入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的地價開始不斷上漲,高地價成為農地讓渡的主要障礙,致使日本經濟在高速增長中出現了畸形的土地問題。高地價嚴重影響了經濟開發。而土地投機不斷推高土地價格上漲,不僅損害了工業開發、城市建設,也是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的重要因素。

戰後日本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離不開科技和人才,而人才的儲備離不開教育對人才的培養。

日本歷史上有過兩次重大教育改革,第一次是明治五年1872年),改革的指導思想旨在“富國強兵”;第二次改革是在二戰後的一九四七年,頒佈了《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中心思想是發展教育,開發人力資源,貫徹經濟至上主義。

日本學者認為,第一次教育改革的最大貢獻是發揮了對全民的啟蒙作用,它使日本人掌握了作為一個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教養,掃除了國民中的愚昧和無知,學校成為傳播現代文明的視窗。但是,從教育內容來看,日本所進行的是忠君愛國教育,具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色彩,特別是戰爭時期,教育完全抹煞了個人的價值,,一切從屬於國家意圖,使國家教育成為對外侵略擴張服務的一種手段。

日本戰後進行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效仿美國的教育模式,試圖把少年兒童從國家主義桎梏下解放出來。戰後盟軍總司令部連續發出指令,要求排除教育領域中的,禁止用神道進行宣傳和教育。國民義務教育由6年延長為9年。透過教育開發“人材資源”,有力地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日本戰後的改革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透過改革,進一步廢除了生產關係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日本是戰敗國,把國防交給了美國,日本得以全力發展經濟,這是日本經濟能夠騰飛的一個巨大優勢。

但是,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多的還是依賴自己的科技實力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以及全民的集體主義精神。

自1956年起,到1973年,日本進入以趕超先進工業國家為目標、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歷史新時期。這一時期,日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10%以上,工業增長率則平均達13.6%。這個長期、持續的高速增長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在此時期,日本工業生產增長8.6倍,對外貿易從1965年開始出現順差,到1973年8年中增長3.5倍。日本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成功實現了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遠航”。

進入七八十年代,全球範圍內發生的幾件大事嚴重影響了日本的經濟發展。一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二是1973年底到1975年,西方世界爆發了戰後最嚴重的普遍經濟危機;三是1979年到1982年西方世界再次爆發的經濟危機。經過這“兩次經濟危機”和“一次石油危機”,日本經濟發展的速度急劇下降。八九十年代,由於受全球經濟形勢不景氣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經濟繼續下滑,並引起日本內閣的頻繁變更。為了扭轉本國經濟低靡狀態,近年來,日本開始對其產業結構進行根本性改造,即用消耗資源少、附加產值高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取代大量消耗資源、消耗勞動和產生公害的重、化工業。同時,在經濟政策上也作了相應調整,即一方面鼓勵壟斷資本擴大資本輸出,把能耗高、汙染環境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另一方面大力扶植汽車、電子、精密機械、航空、原子能等工業部門的發展。另外,不斷加大科研投資力度,堅持“科學技術立國”,努力邁向“自立自主技術時代”。

當今的世界經濟格局風雲變幻,不管日本未來的國際競爭力如何,但日本的科學技術和日本人的“大和民族”精神都是不容忽視的競爭優勢!

喜歡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請大家收藏:()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隱世戰神碰上霸氣女總裁 娛樂全能大明星 我的九個師姐絕色傾城 都市之醫武狂仙 同生兄弟 相親現場,我絕世殺神的身份被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