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方宗政未死的傳聞,得到了證實,那對他來說又多了一個威脅;他怎麼能不緊張呢?
宋邦域說:“根據投降的敵軍所描述,方宗政身高不超過七尺,而燒焦的屍體身高卻是七尺四寸,人被燒焦後屍體高度會變矮而不會變高,這說明屍體在燒焦前是七尺四寸有餘,也就是說屍體不是方宗政本人的可能性很大。”
晉元弘點了點頭,再問:“嗯,這樣看來,屍體根本就不是方宗政,宋大人還查到其它的證據嗎?”
宋邦域說:“據說,方宗政少年時因騎馬摔斷了左腳小腿骨頭,人的骨頭斷裂癒合後,傷口處骨質會增厚,而屍體的骨頭沒有這個跡象。”
晉元弘點了點頭說:“宋大人心思縝密,觀察細緻,可贊,宋大人還有找到其它的證據嗎?”
其實他最希望的真相是屍體就是方宗政,而現在既然查出屍體不是方宗政,對他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不會被矇在鼓裡,他也可以多了一份防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臣還發現一個疑點,屍體是死後才被焚燒致成焦屍,從這點看,證明屍體不是方宗政,如果被燒死之人是方宗政,他不可能先自殺再焚燒王宮的。”
晉元弘看著宋邦域,問:“嗯,有道理,宋大人怎麼發現屍體是死後才被焚燒成焦屍的?”
“臣觀解剖屍體發現,屍體口腔和內呼吸道里沒有煙塵,這就說明屍體是死後才被焚燒的;人活著被燒的時候,在煙火中呼吸會急促,急促的呼吸會讓人吸入大量的菸灰,解剖後在口腔和內呼吸道會有大量菸灰,而屍體沒有這些跡象。”
晉元弘疑惑問:“不是方宗政,那死者會是誰呢?”
“臣懷疑是方宗政身邊的侍人。”
“哦,此何解釋?”
“臣發現屍體少了一個正常男人應該有的東西,這一點可以猜測,此人生前應該是一個侍人。”
晉元弘皺了皺眉,說:“嗯,這麼說屍體是方宗政身邊的一個侍人,而不是方宗政本人了。”
“是,方宗政有可能從後門桃跑了。”
晉元弘又疑惑了,“從後門逃跑?”
“臣勘察發現,起火的著火點就在後門,也就是說火是在後門被點燃,而屍體卻是在殿中間,如果是死者點火自焚,那麼著火點應該是在中間。”
晉元弘臉色和口氣緩和了不少,“嗯,有道理,宋大人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首先火是蔓延式燃燒的,離後門近的建築物先被燃燒,燒燬重了一些;離後門遠的正門處的建築物被燃燒遲了些,燒燬程度比較輕。如果起火點是在死者的位置,也就是殿的中間,那麼殿中間燒燬會重了些,後門和前門燒燬程度會比較輕些。”
“嗯,”晉元弘再次讚許點了點頭。
“還有,因為火是蔓延式燃燒的,面對後門一面的建築材料被燒程度比較明顯,面向正門一面的建築材料被燃燒卻輕一些。如果是從中間起火,面對後門,正門方向的建築材料被燒程度會比較明輕些,面向中間的建築材料被燃燒的會比較重一些。”
晉元弘恍然大悟說:“這麼說,方宗政殺死了身邊的侍人,然後從後門逃走,在後門製造燃燒的事件以掩人耳目。”
“王上英明,正如王上所判斷。”
“宋大人你給寡人多派些人手,要不惜一切代價查出方宗政及四大護衛的下落。”
宋邦域向晉元躬身行了個禮,“臣一定按王上的吩咐做,多派些人手查尋方宗政和四大護衛的下落。”
晉元弘又問:“嗯,方宗政身邊四大護衛有線索嗎?”
宋邦域惶恐回答道:“臣無能,四大護衛離開方宗政後隱姓埋名,至今生死未卜。”
晉元弘又生氣了,說:“聽說方宗政的四幅藏寶圖都在四大護衛的手上,寡人再給你三個月的時間,若不能尋出方宗政和四大護衛的下落,就不是罷了大司寇之職這麼簡單了。”
“臣這就去辦,臣一定不負王上所望。”
宋邦域匆匆向晉元弘行了個禮,惶恐地退出王宮……
<!17k>
喜歡旭天紀請大家收藏:()旭天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