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梁開說,介紹強者說了算制另外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他在那邊嘚不嘚的說,大家也在這邊不停的猜。
然而猜來猜去,沒有一個人猜到答案是這樣的。
【臥去!臥去!臥去!】驚呼聲不絕於耳,瀑布刷屏。
【以冠軍的成績為準?冠軍的成績每年都變,豈不是說,度量衡的單位也每年都會變?】
【這不是,這不是瞎搞嗎?!】
【一直會變的度量衡?這對科學也太不友好了吧?怎麼做實驗?怎麼定值,取量……甚至做了記錄,也會因為單位的改變面目全非吧?】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一陣議論硝煙四起眾說紛紜。
不過,經過了最初的嘈雜喧囂,慢慢的網友也冷靜下來了。
陳風凱旋:【仔細想想,好像也沒那麼不可思議,英尺不就是英國國王一隻腳的長度嗎?所以英語是foot……】
宋夫人:【不光英國,德國定義尺,是量出最早從教堂出來的16個男子左腳的長度,加在一起除以16……一開始的度量衡都很隨便的。在技術沒産生足夠的精度需求之前,其實,統一度量衡還真沒那麼重要。】
宋在路上:【嘖嘖嘖,不愧是女博士,連這都知道!】
宋夫人:【我也很想裝這個逼,不過……是百度啊。】
宋得閑:【你們這些人就會歪樓。不管怎麼說,拿運動會冠軍成績當標尺挺有創意的。】
宋電貓爺:【是啊,光發獎杯刻名字有啥意思?整個國家度量衡都是自己定下的,想想很帶感呢!】
“帶感?”梁開嘿然一笑,“帶感的還在後面呢……”
“這片大陸一年一度會有聖山大競技會,在年底大黑暗期的第一個月,就是八月。唔,這麼算算,就是下下個月了。現在是山城選拔,下個月到王都。”
“大競技會上,每個王國的表現將會直接影響下一年度與別國的交易。”
【什麼意思?】網友茫然。
“奪得冠軍數量最多的王國,接下來一年與所有參賽國交易,享受額外兩成的折扣。”梁開公佈了答案。
一陣沉默:
俄頃。
【臥槽,這是奧運成績和進出口關稅掛鈎的節奏嗎?】
【太先進了!】
【奧運冠軍能決定度量衡,還能影響進出口關稅,這可真是逆了天了!誰敢不拼命比賽,哪個國家敢不重視?】
【有意思誒!咱們怎麼沒這麼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