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評說,這王黼欺君妄上,專權怙寵,蠹財害民,壞法敗國,奢侈過制,賕賄不法者,蔡京始之,王黼終之,則京之罪大於黼審矣。
可見,這王黼是一個奸臣是不為過的了。
哎!一個朝代要滅亡,必定是奸邪四起,為禍人間的了。
此時的宋徽宗一朝到了現在,便已經出現了這樣不好的預兆了。在北宋發展了一百多年後,這也是歷史的必然性了。
劉慶心裡想著,感嘆著,不知道憑著自己的一己之力能否在這朝廷中颳起一陣清風,以挽回陷入頹敗的大宋王朝。
此時,劉慶走到了前面,正對著宋徽宗跪地慘敗。
宋徽宗笑呵呵的說道:“劉卿平身吧!”
“多謝聖上。”劉慶站起來了說道。
那宋徽宗笑呵呵的說道:“此封吧!”
然後就有太監開啟聖旨宣讀起來了。
當然,這大畫師的任命是中所周知的了,也不是很令人意外的。
不過,接下來令人意外的事情便真的發生了。
只聽那太監宣讀到:“因為劉慶捨命救寧壽帝姬,使得朕的姑母得以安然,立下大功,進特賜劉慶開國公,是為燕國公,授正二品,欽此。”
聽完這樣的宣讀,這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不由得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詫異,又都覺得正常,畢竟這聖旨上說的劉慶捨命救活了寧壽帝姬,這樣的功勞被授予開國公的爵位也是可以的了。不過還是高了些了。
要知道,這開國公的爵位在宋朝算是二等爵位了,當然了,這一等爵位是王了。
在宋初的時候,封爵增加到十二級,為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公、侯、伯、子、男都帶本郡縣開國,到封國公時,則稱某國公。初次只封小國、然後改移大國。皇子、兄弟封國,謂之親王。親王之子承嫡者為嗣王,宗室近親承襲,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後承襲及特旨者封國公。餘宗室近親並封郡公。其開國公、侯、伯、子、男皆隨食邑:二千戶以上封公,一千戶以上封侯,七百戶以上封伯,五百戶以上封子,三百戶以上封男。現任、前任宰相食邑、實封共萬戶。
而爵位相應品級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國公從一品,郡公、開國郡公正二品,開國縣公從二品,開國侯從三品,開國伯正四品,開國子正五品,開國男從五品。後嗣王、郡公、開國公不封,保留九等。
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從一萬戶到二百戶,共分十四等。不過,食邑只是虛數,只有食實封才有一點實際利益。食實封從千戶到百戶,共分七等。實封約為虛封數的十之四成,食實封者,按實封一戶,每月給錢二十五文計算,隨月俸向官府領取。宋代官員的這些封爵和食邑、食實封等,都沒有子孫可以世襲的規定。
其實,這食邑對於劉慶來說也是沒有什麼必要的,這不過是一個身份的象徵罷了。他的大畫師的一年的俸祿便是已經豐厚的夠可以的了。
此時,就連劉慶聽到這個自己被封爵的時候也是驚呆了,要知道,這個事情宋徽宗之前是沒有說過的。
這算是意外的驚喜嗎?
想到這兒,劉慶看了一眼端坐在宋徽宗左邊的寧壽帝姬了。
寧壽帝姬看到劉慶看她便微微一笑,那美貌登時讓劉慶感到渾身的酥軟了。他好想說娘子,你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