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下面寫了一首詞。
點絳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最後的署名是李易安。
這首詞劉慶只在一次和李清照的散步中聽她唸叨了最後的一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難道這首詞是寫給我的?劉慶在心裡想。
記得今年初春十分,劉慶還真的去那李家拜訪去了。那是並非是拜訪李清照,而是拜訪一位熟人,這位熟人正是那江寧知府董斌。因為升官兒到了汴京,又得知劉慶現在是上畫師了,便差人去皇家畫院請了劉慶來見,而這個相見的地方就是李家。
原來,這董斌和李清照的父親是好友,來到京城暫時沒有落腳點就暫時住進了李清照的家中。
原本劉慶的之後還是非常驚訝的,怎麼這李家要請他呢?當開啟信才知道是董斌。
而這一次去,劉慶也沒有見到李清照的父親,那天他正好公幹出門了。
不過,劉慶要見的是董斌,也就不在乎了。
他記得那天他進了李家大院兒,跟著僕人來到後院兒。恰好路過花園兒。便看到了李清照正在盪鞦韆。
李清照在外面依然是有些‘放蕩’了,在家中更是不修邊幅了。穿著和妝容都很隨意的。
所以,當李清照遠遠的看到劉慶的時候,當時就害羞的跑了,而且是光著腳就跑了,她跑的是那麼的匆匆忙忙,那麼的慌慌張張。
劉慶本來是想和她打招呼的,可人卻不見了。
仔細看,她正在門後向這邊望過來。
劉慶覺得她在笑呢。
這時候,僕人便催促劉慶走了。
見了董斌後,劉慶也沒有去見李清照,畢竟自己不是離家的客人,而只是董斌的客人,所以不便去看望人家的女眷。
三天後,李清照去拜訪劉慶,在劉慶哪裡吃了酒,晚上劉慶送李清照回家,就在離家的門前,李清照唸了最後的一句。
劉慶就記住了。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此刻,劉慶便又想起了那天的晚上,李清照在離家大門口回望他的那一眼。
沒想到卻是最後的一眼了。
合上信,劉慶有些惆悵。不過,李清照已經結婚了,而且已經遠離京城了,那也就是遠離他的生活了。
今後的李清照將會有她自己的生活,雖然生活不圓滿,半世的飄零,也給了她生活的磨礪。
清照,我們何時還能再見?
劉慶提起筆,準備寫一封回信。
程雲走了進來了,問道:“相公要給誰寫信嗎?”
劉慶點點頭說道:“是清照。”
“怎麼?李先生不在汴京了?”程雲驚訝的問道。
喜歡北宋大畫師請大家收藏:()北宋大畫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