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在家中住了十天,除了一些應酬外,便是去山上游玩兒。此時已經深秋,滿山的紅葉。
劉慶沒有想到,古代的江南竟然也能看到紅葉。看來,古代的時候氣溫要比現代低不少的。
這溫室效應可不是一般的。
這樣看來,還是古代好!
程雲全程陪著,她就是劉慶的嚮導,專門兒帶著劉慶去景色優美的地方。
劉慶也算是飽覽風景了。
這一次歸家的旅程也就是?劉慶的一個假期了,雖然他在江寧府上學的時候便好似天天放假。
十天過去了,劉慶終於到了啟程的時候了。
既然這裡是家,那劉慶就要做好安排。畢竟這一次他是去汴京,距離這裡有兩千裡的路程,不是說回來就回來的。
就憑著古代交通運輸緩慢的尿性,這一個來回不用一年,那也得用上大半年了。所以,劉慶或許幾年都回不來。
而且劉祝又不在,他對這個家還是多多少少的有所擔心的。
但是,好在劉山和孫二孃二人都還算年輕,身體也好,而且劉山又做了里正,在河口村地位最高,又不卻錢花,劉慶也就放心了。
不過,在臨走之前,劉慶還是說服了孫二孃,讓她僱幾個傭人。伺候他們的生活。孫二孃也就答應下來了。
在臨走的錢三天,程雲便開始忙活起來了。
劉慶看著便覺得好笑。
“雲兒啊,你忙活什麼呢?”劉慶笑著問道。
程雲笑了笑,說道:“奴奴要給大官人做幾身衣裳。”
“不用了,到了汴京買就可以了。”劉慶笑著說道。
雲兒笑了笑,說道:“還是奴奴做的合身。”
“嗯嗎,這倒是。”劉慶笑著點點頭,也就隨便程雲了。
孫二孃也不閒著,因為這一去汴京,至少三個月的路程,這路上是要吃飯的。所以,孫二孃便開始為劉慶準備路上的乾糧和醃肉和鹹菜。
“娘,你就別忙乎了,三個月呢,這些東西路上會壞的。”劉慶笑著說道。
孫二孃聽了劉慶的話想想也是,便少做了一些了。
劉山雖然捨不得劉慶走,但他也沒有什麼可對劉慶做的。而且現在有快年底了,這收稅的事又開始準備了。不過,劉山首先要做的便是先把村民們的生產搞上去,這樣才能保證稅收的。
這樣說起來,劉山的工作量還蠻大的。
以前,馬德才不管你什麼地種的好不好呢,反正這村裡的大多數田地都是他的,他都租給了佃戶去種,只等著享受收成便是了。
至於稅收,到時候他就只管著收錢和收糧食了。反正這稅收是朝廷的事情,誰也不敢不交,不交就收房子收地,是在不行就去做勞務代替稅收,再不交的就下大獄了。
所以說,這馬德的里正做的是輕輕鬆鬆。而且還中飽私囊,偷稅漏稅,獲得外財。
劉山則是兢兢業業的,全部都是為了村民們著想。一面還要想想著不到差了稅收。工作自然是勞累些了。
有時候,孫二孃便對劉山說道:“官人,不如咱不當這個里正了。”
劉山就一瞪眼睛,說道:“那怎麼能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