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就出現新的問題了,這安置房是有數的,可湧來的流民則是越來越大,漸漸的,安置房就不足以安置新來的流民了。這就導致了流民流浪於街頭,搶劫,偷到的案件常有發生。這也令官府十分頭疼。
當然,貴安富還可以發錢遣送流民,但流民太多,各個衙門的財政能力又很有限。在大宋朝的地方政府是沒有單獨收稅的權利的。也就是說,所有的稅收都要一分不少的上交朝廷,只留下僅供衙門營運的錢。所以,地方上可以說是沒有財政可支配的。你若用錢,就要上報戶部,由戶部稽核後才能下發到地方衙門裡。
比如這遣回這些流民所用的錢就要上報戶部,這稽核最長就要數月的時間,效率極其低下。
而且,這也不是解決流民的好辦法,因為很多流民拿了微薄的遣回費之後,又會流浪到其他的城市,或者乾脆從這個城門出,再從另一個城門進來,繼續在這個城市流浪乞討。
這樣一來,朝廷的錢便算是打水漂了,不僅沒有解決流民為題。還耗費了朝廷的錢。
所以,基於這樣的現實情況,一般來說,朝廷的戶部接到這樣的費用申請一般都是駁回的。
這樣就給當地衙門帶來了極大的難題。很多衙門沒有辦法,也只能是任由流民流浪了。只是多派些弓手巡邏,從而達到減少犯罪的問題。
還有就是增加郎中,給流民施藥,消毒流民聚集處,一面發生瘟疫。若是發了瘟疫,那你這個地方官就不要做了,不僅如此,甚至還有被砍頭的危險。
所以,流民問題,是此時大宋朝各個地方衙門的一個普遍的難題。各地的衙門也只有秉著不發生暴亂,不發生瘟疫,減少犯罪的基本原則來管理流民了。
此時,李綱到了流民的聚集地,也就是衙門建設的安置房裡,傾聽他們的想法兒。不過,這裡的流民似乎都不想和官府交流,尤其是看到李綱這樣的一州之長,更是像多瘟疫似的躲著他。
這讓李綱感到尷尬。
劉慶笑著說道:“他們都不想離開這裡,躲著你是怕你趕走他們。”
李綱點點頭,嘆了口氣說道:“是啊,這些人回到鄉里,也是吃不飽,還不如在這城裡要飯啊!”
劉慶說道:“李兄說的沒錯。”
李綱一行人,走在這安置點中間的道路上,躲得躲,進屋的進屋,竟無一人前來禮拜。
最後,還是一個動不了的老頭子接待了李綱,和李綱攀談起來了。
李綱自然是要問他們為什麼不想回家鄉了。
那個老頭子顫顫巍巍的說道:“回鄉?回鄉就餓死了。”
“這是為何啊?”李綱問道。
“相公,這還用問嗎?但凡流出來的人,都是沒有了田地的人,沒有田地還怎麼生活?給地主做佃客?那也會餓死的。”老頭子唉聲嘆氣的說道。
李綱聽了這些話,便皺著眉頭,說道:“可你們的田地呢?”
“哎!賣了啊!”老頭子嘆了口氣說道。
李綱又問道:“為何要賣掉呢?”
老頭子說道:“不賣怎麼辦?有地也種不起啊!”
“為何?”李綱接著問道。
老頭子說道:“這還用問?還不是你們官府的課稅太多嗎?農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地,不僅沒有剩餘,反而還要虧欠你們官府的。這樣的地誰能種下去?種不下去,只能賣了,還是賤賣的,因為你價高就沒有人買啊!”說完,老頭子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聽到這兒,李綱看了看劉慶。
劉慶也是搖搖頭,心想,現在大宋的情況看來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李綱嘆了口氣,說道:“老人家,你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