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的俏臉兒登時紅的像蘋果,羞臊地笑道:“啊,沒,沒什麼的。奴要去小解。”說完背起包袱便走了,一副急匆匆的樣子。
劉慶知道人有三急,便笑了笑。繼續吃湯餅,也就是麵條兒。只是他吃著吃著便想到程雲的樣子有些又不對勁兒,看她的樣子不像是三急的表現。
那她怎麼了?劉慶皺起眉頭琢磨,卻百思不得其解。心道,我這麼聰明,怎麼想不出來呢?
劉慶還真想不出來,這隻能說他還是和女人待的時間短。程雲分明是來了大姨媽了嗎!
如果劉慶知道,一定會為自己的蠢笨開懷大笑的。看來今後是要多多的瞭解女人才是。
吃完了飯劉慶也不急著趕路,和程雲在驛站後面的山上玩兒了一會兒,算是消化食兒了。
畫家劉慶喜歡大自然,更願意親近大自然。這路上就是一段旅行,他不想錯過任何的片段。
只是他總感覺古代的山水和現代的不一樣。可除了更青更綠外,他又說不出到底是哪裡不一樣。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只能會意卻不能言明。
其實,這也是劉慶這位藝術家的獨到感覺,不是誰都能有這樣的感覺。此時的山水已不是尋常的山水,而是古代的山水,大宋的山水,自然和現代不一樣了。
在劉慶看來,這山水間流淌著古香古色,流淌著大宋的浮華之氣。
前路還很遠,不能久耽擱,劉慶和程雲下了山,找到車伕便要求就繼續趕路了。
老馬的速度依舊慢慢悠悠的,車伕就對劉慶說不要急,天黑前一定能到潤州。
劉慶便不著急,正好趁機悠閒的體味大自然的味道。
路上漸漸有了行人,應該是附近村落的。他們大多步行,腳步穩健有力。在古代不是誰都能僱得起馬車的,也不是誰都能買上驢子的。古代大多數人出門都是靠著步子來量的。
劉慶終於明白了,難怪古人沒有跑步鍛鍊身體這一說兒呢,走路就算是鍛鍊了。
路邊的風景慢慢後退,距離潤州越來越近。果然,就像車伕說的,馬車在天黑前進了潤州城。
程雲的眼睛又開始看不過來了。劉慶也好不到哪兒去,只是他更想看宋朝的風土人情。畢竟對他來說這是個新世界。
潤州的街道看著就比赤陽縣寬,街邊的房子也更加大氣。不過在劉慶眼中也不過爾爾,倒是古香古色的氛圍令他著迷。
潤州百姓的穿著也要比赤陽縣好,顯示著一個州府的富裕。
車伕把馬車停在街邊,對劉慶說道:“郎君請稍等,老朽去問問趕考江寧畫學館在什麼地方,這樣郎君就知道在哪裡住店方便了。”
劉慶說道:“多謝了。”
車伕打聽了七八個人才打聽出來。畢竟很多老百姓並不關心考試的事情。
“考試的地方就在潤州太學書院。老朽知道,距離州衙不遠。”車伕一面說,一面趕車前往。
到了一條不算太寬的街上,車伕停了馬車,路邊正好有一家客棧。有幾個士子模樣的年輕人進進出出。
劉慶覺得他們可能是前來趕考的畫子。
喜歡北宋大畫師請大家收藏:()北宋大畫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