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裝置,在古代做鉛筆比較困難。更何況,劉慶前世也沒研究過鉛筆的製作。眼下看來只能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了。
劉慶站起身,抱著雙臂在院子裡來回的走,絞盡腦汁的想著怎麼樣能把炭鉛筆做出來。現在他只知道鉛筆的構造,一個圓木棍兒,中間夾著一根兒鉛,用的時候用小刀削一下。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首先,鉛怎麼做?當然了,他用的是炭,所以得想辦法把炭做成筆芯。至於外面的木棍兒,他覺得剝了皮的柳枝就可以,從中間剝開,裡面正好有天然的凹槽。
劉慶走了幾個來回,又蹲在燒成炭的柳枝前,把木炭條撿起來,剩下的就是碳渣兒了,這就是做炭鉛筆的原料。
“雲兒,拿一塊布把這些碳棒包起來。”劉慶說道。
說實在的,程雲真不知道劉慶弄這些黑黢黢的碳棒做什麼用,但看到劉慶認真的樣子,也不敢不從,就回屋去找布頭去了。
進了屋,孫二孃便問:“雲兒,大郎在做什麼呢?”
程雲苦笑著搖搖頭道:“郎君很喜歡燒成的碳棒,讓奴拿布包起來呢。”
“他要這個幹什麼?”孫二孃皺起眉頭。
“奴不清楚。”程雲丟下一句,便去找布了。
孫二孃想去問問劉慶,剛出屋,便看到劉慶又在院子裡踱步。此時正是下午,六月的太陽烘烤著大地,熱浪滾滾。但劉慶似乎絲毫沒有感受到熱的難耐。
孫二孃叫道:“大郎,院子裡太熱了,進屋吧!”
“哦,我沒事。”劉慶隨便回了一句,心裡已經有了辦法。他隱隱想起來,鉛筆裡面的鉛,好像是用一種黑色的石礦粉,再加上一種粘性的東西配置而成的。那做炭筆,是不是也可以如法炮製呢?應該可以,但是那粘性到底是什麼呢?肯定不是膠水兒。他一時想不起來。
孫二孃看著劉慶頭頂著大太陽來回的走,覺得心疼,就想回屋去拿傘給兒子遮陽。剛轉身,程雲已經把傘拿出來了。
孫二孃笑道:“還是你周到。”
程雲羞澀笑笑,走向劉慶。
於是,一柄撐開的傘罩住了劉慶。
劉慶站住,轉身看著程雲。
程雲臉一紅,低下頭。
程雲的身後是茅草屋,由於風吹雨打,斑駁的牆面露出了土坯塊之間的縫隙。劉慶的眼睛被吸引過去。
“有了。”劉慶忽然大喊,把程雲嚇一跳。
“郎君,怎麼了?”程雲抬頭驚問。
劉慶哈哈大笑,立刻問程雲道:“雲兒,哪裡能找到蓋屋子的土?”
“土?郎君要土幹什麼?”程雲柳眉顰顰,神色茫然。
劉慶笑道:“你別管了,哪有?”
這時,孫二孃道:“屋後就有。”
劉慶聽了,拔腿就往屋後跑。
程雲看了一眼孫二孃,跟著劉慶跑去。
孫二孃笑著搖搖頭,又回屋去織布了。
找到土,劉慶用手指碾了碾,感覺粘性挺大。他點點頭,決定就用這黏土試一試。
“雲兒,拿只筐來。”
不用問,肯定是用筐裝土了,程雲直接去拿來交給劉慶。劉慶捧了幾下放進筐裡,提了就走。
程雲跟在後面。
到了前院兒,劉慶用砍柴刀把地上的炭渣兒碾成粉末,聚成一堆兒,然後加上少許黏土攪拌均勻,再堆成一堆兒,中間挖個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