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後,姑嫂二人站在向陽的走廊裡,沒有風,太陽照在身上暖氣洋洋的,讓人心生安寧。
宋簡茹不是真正的古人,雖然在大宋生活了快十年,卻仍舊用雙手養活了自己,幾乎不存在依靠別人,當然生意能平穩做大,除了有趙熙這個樂安郡王照拂,還有小舅舅的推波助瀾,但這些也是建立在她靠自己雙手、能力的基礎上,沒有像此時大部分女人一樣,在家靠父母,出嫁靠夫君。
“大嫂——”作為妹妹,宋簡茹先開了口,笑眯眯的請文宛蘭坐到靠欄杆的石凳上。
文宛蘭客氣禮讓,讓她先坐下,最後二人齊齊落坐,相視一笑,“今天天氣真不錯。”
“是啊,真不錯。”
二人目光錯開,看向廊外風景,大家都心知肚名要談什麼,卻誰也不好先開口,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一個是衛國府未來的女主人,一個只是外嫁的小姑子。
陽光溫暖,燻的人昏昏欲睡。
作為現代人,宋簡茹喜歡把事情簡單化,她收回看風景的目光,看向文宛蘭,“大嫂,母親曾為我傷了好多年的心,現在年歲又長,可能在家事上有些吃力,要是可以麻煩你多幫襯一把。”
果然母女連心,女兒偏向母親,她只是遲疑了一步開口,小姑子說出的話處處為婆婆著想,明明是多年不主持家事,做起事來吃力,她偏偏說是年歲漸長精力不夠,讓她怎麼開口嘛。
文宛蘭心道,看來這些事只能跟夫君講了,面上卻一臉和氣,“那是自然,小姑你不說,我也會這樣的做的,要是母親肯不為我們這些小輩操心,我還巴不得呢。”
嘖嘖,聽聽,這對婆媳都想主持中饋,宋簡茹能說什麼,一個是她名義上的母親,她現在情緒都陷在當家主持中饋上,根本沒想過放手讓小輩來;一個是年紀輕輕的大嫂,精力充沛,又是嫡女以當家主母培養的,一進衛國公府就接手了中饋,半路上被出庵堂的婆母接手,任誰心裡都有些想法吧。
罷了罷了,宋簡茹心道,她再找機會勸勸衛夫人。
“夫人——”小喜兒在身後叫道,“天色不早,您該回去了。”
姑嫂相坐,早就無話可說了,小喜兒叫的真及時。
時間不算晚,馬車行走在京城大街上,一個月前,這裡還曾兵戈相見,此刻早已了無蹤跡,這場奪位之戰怕只能出現在史冊上了。
“公子——”
“嗯?”趙熙假寐,聽到小妻子的聲音,張開眼,順著她的目光看向馬車外,“怎麼了?”
“有賣栗子。”
趙熙笑了,馬上讓車停下,讓人去賣。
“公子,我們一起下去買,好不好?”宋簡茹扯著趙熙的袖子,一雙月牙眼含笑帶嬌。
板栗這樣平常的零嘴,駙馬府裡肯定有,只要想吃,一句話的事,可是今天,宋簡茹就想讓公子陪她下去一起買,吃不吃不重要,她要的是公子陪她的這種感覺。
趙熙當然寵溺一笑,由著她的性子,撩起袍角先下了馬車,轉身,伸手扶著小妻子,半抱著把她帶下了馬車,走到挎籃的小販前。
“小哥兒,這栗子怎麼賣?”
小販哥沒想到這麼貴的人會親自過來買自己的板栗,受寵若驚,連忙陪著萬分小意,“三十文一斤,貴人。”
“給我挑五斤好的。”
“好咧,貴人。”小販哥連忙放下挎籃,拿了油紙挑起栗子,一邊挑一邊詢問貴人行不行,不行的就不放油紙重新挑。
“生的?”趙熙看向小妻子。
宋簡茹點點頭,“回家我自己炒。”
自從三年前宋簡茹去南方遊歷,趙熙就再也沒吃過她做的菜,喝過她做的奶茶,聽她這樣講,眉眼俱揚,“今晚上,你親自下廚?”
宋簡茹原本只想搗鼓糖炒栗子,看到公子期待的眼神,笑著點頭,“好呀,公子想吃什麼?”
“只要你燒的,我都喜歡。”
嘻嘻,公子居然也會說土味情話,宋簡茹齜牙一笑,雙手抱住他胳膊,初冬街頭,寒風蕭瑟,一股清冷氣息,可是公子是溫暖的。
二人一邊等小販挑栗子,一邊議論晚上回去做什麼菜。
“冬天到了,就做些暖身體的菜式。”宋簡茹第一個想到的是羊肉,大宋人又以羊肉為主,“來個羊方藏魚怎麼樣?”
“羊方藏魚?”趙熙想了想,“好像在古書上看過,但沒吃過。”
宋簡茹笑靨如花,在中國古菜中,‘羊方藏魚’曾被稱為中國第一名菜,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這道最古老的名菜至今仍在徐州一些飯館中流傳。
羊方藏魚在現代也叫套菜,屬於二套菜,其做法是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加上調料同烹,蒸燉皆可,其味鮮美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