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了一下,宋簡茹恍然明白她問的是什麼,十三、四歲,正當時,不需要這麼急吧,她不以為意,微微一笑,“順其自然。”
小喜兒複雜的看了她眼。
宋簡茹卻不以為意,岔開了話題,“新年間,公子應酬多,我們可以偷偷懶。”
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宋簡茹來到大宋朝這麼久,第一次過了一段有吃有喝的清閒日子,趙熙經常不在府裡,她也沒去食肆。
為何有時間不去食肆呢?一個是在留陳時,新年裡,食肆幾乎沒有生意,倒不是人們都窩在家裡,而是古人走親訪友喜歡在家裡招待客人,去酒店的很少;二個,她想出去逛,趙熙不讓。
既然沒什麼生意,又不讓出去,宋簡茹就當給自己放假了,每天吃吃睡睡,到正月過半,她明顯感覺自己又抽條了,不僅如此,肉眼可見的長胖了。
“小喜兒,你看我這麼胖,衣服都顯瘦了,可怎麼辦?”她發愁。
“茹姑娘,你胖了一點,更好看了。”小喜兒笑的一團和氣。
沒辦法勾通,宋簡茹瞪她一眼,“我的衣服瘦了,我的手藝不好,最後還不是你幫我做衣服。”
“那就做呀,反正我有空。”小喜兒樂呵呵的根本不以為意。
“不跟你說了,今天是上元節,我早早就跟英娘他們約好了一起去看燈。”
“還去皇城嗎?”
“不去了……不去了。”宋簡茹現在對皇城有心理陰影了,“去食肆附近的燈街湊個熱鬧就可以。”
“也好。”郡王不喜茹姑娘出去,小喜兒笑眯眯的點頭。
兩人選好衣裳,收拾一番就讓小吉兒駕車去食肆。
大約十點多,馬車就到了食肆,食肆門口人來人往,門童根本忙不過來,宋簡茹與小吉兒一起繞到後巷,把馬車停在了馬棚裡。
“茹姑娘,還沒到晌午吧,人怎麼這麼多?”小喜兒感嘆。
過了年就沒出來過,宋簡茹也不瞭解情況,她沒想到京城正月裡出門吃飯的人這麼多,果然就是大都市,跟留陳那樣的小地方還真沒可比性。
三人從後門進了食肆,裡面的繁忙熱鬧的景象比外面更堪,小柱子看到宋二孃過來,抽身跑過來,“二孃,你來啦。”
“人怎麼這麼多?”
小柱子抹了一把頭上的汗,“從正月初二開門,一直忙到現在。”
“正月初二?”
“是啊。”有客人在叫,小柱子要去招呼,“二孃,你去掌房坐坐吧,別的實在沒地兒。”
宋簡茹點點頭,“你趕緊去忙吧。”
“那我去了。”小柱子話還沒說完,人如一陣風一樣旋走了,真是忙。
宋簡茹轉腳想去賬房,想想還是轉一圈吧,作為東家之一,總得了解一下鋪子的具體情況。她穿過人擠人的過道,出了食肆正門,走到專門外賣與滷味的視窗。
宋家三姐妹忙得雙手就差飛起,玲娘靠在視窗最前,與外面的客人直接對接,不停的朝裡面報客人要的東西,“鹽水鵝半隻,切分兩盒帶走……滷味肥腸一份,切小段帶走……半份涼拌海帶絲……滷牛肉二兩……”
感覺有人看她,宋玲娘抽空抬頭,“二姐……”驚喜的朝她招手,連生意都不做了,就要從櫃檯裡出來。
宋簡茹連忙擺手,“先忙,先忙。”
“噢噢……”
小喜兒道,“茹姑娘我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