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很聽話,她乖巧地躺在老頭兒身邊。
唐宋和伍月到了院子裡,伍月看著眼前的景象,想起了兒時的記憶,她感慨萬千。伍月開始動手製作糖葫蘆,工作熟練,麻利,儼然是老手。
唐宋在一旁興致勃勃,給伍月打下手,兩個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就備好了各種水果準備第二天一大早蘸完糖,就拿出去賣。
兩個人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很安慰,感到自己沒有白吃人家這頓飯。
半夜,伍月和唐宋進到房間,睡到了另一個房間裡。
清晨,伍月早早醒來,她開始給老人做飯。伍月沒有點火灶火,看著灶坑感到很奇怪。唐宋更是沒有見到過鄉下的灶坑。他看著大黑洞感到奇怪。
連個人忙乎半天,煙燻火燎的才把火生著。唐宋的手和臉都弄得漆黑,伍月的臉更是一道道黑手印。
伍月看著唐宋咯咯地笑起來。
唐宋奇怪地問道:“你笑什麼啊?”
伍月笑得前仰後合,唐宋一抬頭看到伍月的小花臉也笑起來。
東屋的老頭兒和老太太從床上下來互相攙扶著走到廚房,他們看到唐宋和伍月忙的不可開交,咧嘴笑著。
老頭兒指著唐宋說道:“這個小夥子就像我當初那個時候一樣英俊帥氣,勤快,這孩子一臉的福相,將來差不了。”
老太太微笑著看著這兩個孩子,異常喜歡,她叫伍月如何用大鍋煮飯,如何做菜,她覺得自己這輩子的做飯的技巧終於有人可以繼承了,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
伍月認真地按照老太太教的方法做飯做菜,唐宋蹲在灶臺旁燒火,兩個人配合得相當默契,一頓香噴噴地飯菜做好了。
老太太和老頭兒吃著伍月做的飯菜高興地稱贊著,這麼多年他們從來都沒有吃過別人做的飯菜,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樂。
伍月說道:“老奶奶,如果你願意,以後我給你做飯吧。”
老太太說道:“你們都是城裡孩子,哪能經常幹這樣的粗活呢?但是我和你爺爺倒是希望你能經常到這裡來做客,要不然我們也是太孤單了。”
老太太要去蘸糖葫蘆,腿腳卻不利索了,她難過地坐在門檻上抹眼淚。
老頭兒拉著老太太的手說道:“小花,你別哭,讓孩子們笑話,我都這麼大歲數了,早就該死了,你不要再去外面拼命了。”
老太太撲倒老頭兒的懷裡說道:“不行,我不讓你死,只要我有一口氣,我都要去賣糖葫蘆,然後給你買藥。”
“小花,小花啊,你都受傷了,你就不要去了。你這樣我太擔心。”老頭兒抱著老太太的頭流著淚說道。
伍月急忙蹲下說道:“老奶奶,你在家等著,我做好糖葫蘆就出去賣,你和爺爺在家好好養病。”
“你能行嗎?”老太太不放心。
唐宋忙說道:“老奶奶,你放心吧,她小時候做過糖葫蘆,她是一個好手。”
伍月點著頭,開始熬糖,然後把水果都蘸上融化的糖漿,唐宋幫著把做好的糖葫蘆都放進玻璃櫃。
唐宋和伍月脫掉自己的衣服,換上老人的衣服。唐宋戴著老爺爺的鴨舌帽,伍月紮了一條老奶奶的圍巾。兩個人打扮好之後推著滿載糖葫蘆的車子出了院子,向街面上的市場走去。
伍月銀鈴一般的叫賣聲很快吸引了一些人駐足觀看,唐宋趁機推銷糖葫蘆,他介紹吃糖葫蘆的好處。惹得眾人半信半疑,購買糖葫蘆。
最讓顧客匪夷所思的人,這兩個賣糖葫蘆的人步子矯健,身板挺拔,但是頭上卻裝扮得像個老年人,實在是令人奇怪。
一個當地的地痞子夾著煙哼哼就地路過,他看到很多人買糖葫蘆,很好奇,他擠進人群,看到了賣糖葫蘆女人雖然衣著很老,但是仔細觀看,怎麼也看不出她年紀有多老。
地痞子想故意刁難伍月,就伸手拿了一根糖葫蘆咬了一口,然後把糖葫蘆仍在地上,他故意說道:“什麼他媽的糖葫蘆,都是苦的。你不要在這裡騙人了,趕緊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