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小當家的上部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周存彥準備籌劃下部的冠軍賽了。中國、美國的觀看者都在翹首以望, 想知道到底鹿死誰手。是那個憨吃的李廚寶?還是隻見刀光的陳光宗, 單純的老美把冠軍定在兩人之間。
周耀基早早就拿出了方案,不過被周存彥給打回去了。
“不行, 要高階些。”周存彥說。
“可是選手太小, 高階的飯也做不出來啊!”周耀基也十分苦惱, 比賽內容他和姬長安探討過,都是符合選手年齡又十分美味的菜品。選手年齡在9歲到13歲之間,個子矮切個菜還要踩著箱子呢。
周存彥何嘗不知道這個, 可是兩件事可讓周存彥對這個方案不滿意了。
第一件事是中國還是送了兩只大熊貓給日本, 第二件就是回到現代恰好碰到全球民眾飲食調查, 日本位居第一,成為世界美食之都, 而中國則排在了57名。
太不公平了,周存彥忿忿不平, 簡直是恥辱。
作為一名廚師他尤為不能接受這一結果。
論擺盤中餐是比不上日餐的擺盤,可是日餐是有名的不走菜, 花錢吃不飽,一點都不實惠。然而就是這份物美價廉讓大多數外國民眾以為中餐油膩、廉價。
他要在70年代就扭轉人們的映像,讓人們知道中餐也是高檔的。
那麼如何高檔呢?
“精緻的盤子,形狀各色的盤碟,還有留白。”周存彥說,比起別的,這種形式主義更容易讓觀眾一目瞭然。
周耀基愣了愣, 精緻的盤子他曉得,大不了去定製一批,可是留白不是繪畫的術語嗎?怎麼和做飯有關繫了。
“比方說,如果做紅燒排骨,不要做一大盤,一盤就放三塊,好好點綴一番,顯得高檔。”周存彥說。
周耀基有些理解了,不過仍然有些不明白為何要這樣做,他雖然跟著父親在歐美也遊逛了一圈,不過當時恰逢世界第二次大戰,就是歐美也沒有形成這種奢靡的風潮。
“擺盤精美才讓人覺得高檔,我問你一大盤紅燒排骨能賣多少錢?”周存彥問。
“不到五毛!”他說。
“三塊紅燒排骨我能賣5塊以上。”周存彥十分有自信地說,“五美元。”
周耀基張大了嘴,半晌才說,“這不是騙人嗎?”
周存彥苦笑,“可人家就認這個。”
“明天趕緊把剩下的12名選手召集起來,全部拎到美院學學審美、插花之類的。”說完他去聯系教師了,然後又巴巴跑到崔明鶴那裡,特地交代了一下擺盤如何點評。
為此,他甚至還親自按照後世一些方法擺了幾盤。
“……好吧!按你說的辦。”崔明鶴最終妥協了,他擅長冷盤,但他的冷盤不但要外觀漂亮,還要量大,周存彥的這種做法挑戰了他的底線。
轉而想到周存彥提供的青蒿素治好了譚令柔,崔明鶴掙紮了半晌放棄了原則。
一想到譚令柔,崔明鶴的眉眼都柔和了,由於拍攝中華小當家,他有了許多理由接觸對方,雙方的關系開始變得有些曖昧了。此時周存彥恰好又提供了一個理由給他。
下了班,帶著親手做的點心又去了果子巷。
“不是昨天才探討過嗎?”譚令柔發覺他們之間的關繫有些異常,想保持距離。
“今天周先生過來,關於擺盤他有新的看法,他主張擺盤要像水墨畫一樣留白,我想著你學過國畫特地來請教請教。”崔明鶴擺出十分誠懇地態度說,譚令柔見狀不好拒絕。
“進來吧!”她只好說道。
“什麼水墨畫,你再說詳細一些。”譚令柔說。
崔明鶴正愁兩人話不夠多,巴巴將周存彥說的一股腦兒的倒了出來,沒想到反而讓譚令柔來了興趣。
“我怎麼沒有想到呢?”和崔明鶴本心的看法不同,譚令柔出生官宦世家,以前家中庭院樓閣也和中國風的主題公園差不多了。她是覺得周存彥的提議很好,也想嘗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