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太郎是這次的策劃人,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由於美國有所戒備,日本並沒有占上大便宜。原定計劃中應該奪取的東南亞大塊土地沒有撈上不說,還徹底得罪了美國。
就算是魚上岸前還要蹦躂兩下,何況是日本。不利的形勢反而讓日本人陷入了更瘋狂的境地,既然已經和美國開戰,那麼就先下手為強。
在美國的所有諜報人員如同老鼠出洞,一窩蜂的在美國各個地州掀起反戰大。如果能讓美國再打一場南北戰爭就好了。
山本太郎不切合實際的想,若是這時候美國來一場曠日持.久的南北戰爭,那麼日本將不費吹灰之力獲得東南亞的補給,繼而繼續佔領中國。只有將中國佔領了,日本才能稱為帝國,才能不用在歐美人面前卑躬屈膝。
理智上,山本太郎知道他們的暢想是不可能的。
但他們仍然選擇了孤注一擲。
美國是個聯邦國家,不可能像日本一樣團結,只要好好策劃,他們自己就散了。
這是流傳在山本太郎等人內部的話語。
此番他沒有在隊伍中,他的許多同事已經被fbi抓捕,他的行動越發謹慎了。
忽然,他看到青少年帶著樂器高唱著揚基歌來了,山本太郎直覺不太美.妙。揚基歌曲調歡快簡單,歌詞俏皮,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軍用此歌來羞辱殖民地居民勇氣以及他們粗俗的衣著和舉止。而當時的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將軍為了更加羞辱英國人,將這首歌當做大陸軍的軍歌,後來,這首歌更是成為公認的美國第二國歌。
而揚基歌在中國的影響同樣深遠,它的曲調甚至成為21世紀的兒歌,家喻戶曉。在現代社會基本找不到沒有聽過那首‘紅豆大紅豆芋頭,挫挫挫挫挫’的人。
此時,約翰等人一遍彈奏班卓琴,一面高聲歌唱在他們眼裡代表了自由、艱苦奮鬥和獨立精神的揚基歌。
隊伍一瞬間有些混亂,隊伍中有幾個骨幹是山本太郎的人,大多數人還是美國公民,他們只是單純的不願意將自己的兒子、丈夫、家人送上戰場而已。聽到揚基歌,他們的口號停了下來。
“揚基公子哥們,加油啊,
拉著姑娘們跳舞別踩錯了拍子。
揚基佬奏著樂,就管用,
敵人準是嚇得屁滾尿流,
揚基公子哥們,加油啊,
拉著姑娘們跳舞別踩錯了拍子。”
約翰的聲音最高,班卓琴在他靈活的手指下發出悅耳動人的聲音。
現場一片安靜,只剩下青年們的整齊的歌唱聲。
唱完歌曲,隊伍中的骨幹出來了,沖著約翰等人叫囂著,“沒斷奶的小狗熊回家找媽媽去吧!市政廳不是你們來的。”
他們特意放肆地大笑,意圖激怒約翰等人。
青少年最容易激憤,隊伍中不少青年捏緊了拳頭,準備隨時給他們一拳。
約翰卻不上當,他能當上街區老大是有道理的,該理智的時候絕對不激動,他站出來大聲說,“我們來堂堂正正的鬥歌,看誰更有資格站在這!”
骨幹們的擁躉連忙大聲附和著他。
“你們有。
約翰丟開班卓琴,“我們用唱的,誰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