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有好的去處
如果是以前,聽到可以拿到自己的賣身契,這些人定然是高興的不行,可現在,她們卻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不是如她們想象的向竹映寒和畫螢那樣以尊貴的身份,而是像現在這樣被迫離開芙蓉彙,這是對她們的一種否定!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結果。
可是事已至此,她們還能什麼呢,只能低低地回答道:“是。”
而那些得到資格留下來的人,現在根本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耶,可以留下來了!”
冬蓮看著眼前這群欣喜若狂的人,沒有多餘的表示,只是超雪柳點點頭,一個眼神示意之後就朗聲道:“剛才叫到名字的人都隨我來。”
那些人再不甘願,也不敢在冬蓮面前造次,只得乖乖地跟上去。冬蓮帶著這群人路過青葡所站的位置時,飛快地了一句:“辛苦了。”青葡只是朝她笑一笑,微微搖頭,跟在冬蓮身邊一起走了出去。
一群人浩浩蕩蕩來到弄晴閣,也不管身後眾人作何感想,冬蓮自顧自得走了進去,倒是青葡頓下腳步看著身後不願意向前的人,無奈嘆氣道:“走吧,總是躲不過的,遲早要面對的。”
其中一人可憐巴巴地看向青葡:“青葡姐,你能不能幫幫我們?我從就在這芙蓉彙,什麼事情都不會做,現在讓我離開,我以後怎麼生活啊?”
其他人也跟著急急的到:“是啊,青葡姐幫幫我們吧。”
饒是青葡平時再怎麼鐵石心腸,看到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孩們這樣乞求自己,還是心軟了,但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她也是深感無奈:“你們也看到了,現在我在芙蓉彙就是一個打雜的,哪裡有什麼發言權,她們兩根本不會聽我的。你們花時間求我,不如想想辦法怎麼樣能讓她們兩迴心轉意吧。”
這些人見青葡都毫無辦法,更加心灰意冷。恰巧這時候冬蓮在裡面喊道:“還在磨蹭什麼,還不快進來?”
她們只得不情願地走了進去,冬蓮挨個叫著名字分發完賣身契,整個過程中眾人一直沉默著,氣氛極其壓抑。
有人拿到賣身契就想要趕緊逃離,眼尖的冬蓮瞄到之後立馬開口:“不知道各位姐姐日後有何打算?”眾人聽她這麼問,先是震驚,繼而又是低下頭一陣沉默。
冬蓮見狀倒是讓人不易察覺地勾起嘴角,道:“我知道眾位姐姐都在為以後的日犯愁,其實大可不必,畢竟你們可是在芙蓉彙待過的人,出去之後應該會有很多青樓或是歌舞坊對你們相求甚多,吃上飯倒是不用愁的。”
眾人一聽,只覺得世界都明亮起來——是啊,這可是芙蓉彙!京中數一數二的青樓,以她們這樣的身份出去,肯定很多青樓等著收下她們!
可是,就在她們覺得峰迴路轉的時候,冬蓮又接著道:“不過,有一點,你們要怎麼解釋,好好的,為什麼會離開芙蓉彙呢?普通的理由那些個老闆一定不會相信,你們應該怎麼理由呢?那些老闆若是知道你們走投無路了,會不會利用這點威脅你們呢?”
那些人頓時變得臉色煞白,剛剛的驚喜蕩然無存,是啊。她們只知道自己又有了生活下去的方式,但是誰這不是剛出虎窩,又入狼xue呢?
“聽你的意思,倒是對她們有了安排?”就在眾人陷入糾結的時候,青葡突然向冬蓮發問道。
“青葡姐果然聰明,我確實是有了一個想法,不過不知道各位姐姐想不想聽?”冬蓮賣著關。
“你!現在沒什麼是我們承受不起的了。”其中一人咬咬牙道,其餘人也跟著點頭附和。
“好,這個方法就是——我拿出一些錢給各位姐姐開店鋪,咱們三七分利,你們一直都是自由身。”冬蓮爽快的道。
“做生意?可是我們都不懂啊。”聽到三七分利,還是自由身,那些人不免有些心動,可是她們確實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不錯,你們不懂,我自會想辦法讓你們學會。這可是比你們在青樓裡出賣自己要好得多的出路吧?只要你願意,這可是一輩的鐵飯碗,”冬蓮笑著道,又帶有些歉意,“其實讓你們離開芙蓉彙不是因為你們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你們的性格不適合在這裡繼續生活,所以我才特意為你們做了這樣的安排,雖不能一朝搭上貴人飛黃騰達,但是你也能靠著自己的努力過上平靜的生活。”
“我們,真的可以嗎?”那些人現在已經是驚喜的不行,原本她們進入芙蓉彙就不是自願的,在芙蓉彙裡生活了這麼久之後,她們心裡更期待的,反而是和平常人一樣的生活,現下就有這樣的機會擺在她們面前,怎能不心動?
“我把這些給你們聽,自然是相信你們的。”冬蓮點點頭,“若是你們覺得沒有異議的話,就把這份協議書簽了,然後回房收拾行李,我命人將你們送到城外一個莊上去進行學習。”著冬蓮就將協議書遞了過去。
那些人接過協議書,細細看下來除了劃分店鋪歸屬權和分利規則,倒也沒什麼特別,唯獨一條——她們是由冬蓮安排和芙蓉彙合作的事情,不能告訴任何人。
“這是什麼意思?不能告訴任何人?難道你要我們做的是什麼違法的生意嗎?”一人緊張兮兮地問道。
“怎麼可能?只是這件事情不宜太過張揚,原本我也是從嚴公那裡得了許可才來和你們商議,若是因為你們將這件事情鬧大了,嚴公本就不喜芙蓉彙,一個不高興把這些店鋪都撤回,你們怎麼辦?”冬蓮知道,只要帶上嚴修齊的名號這些人就不敢再追問。
“原來是這樣。”眾人舒了一口氣,一個接一個的簽上自己的名字,又按上了手印。冬蓮接過協議書,滿意地點點頭:“好了,你們回去收拾一下吧,來接你們的馬車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