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住一次醫院也不錯,吳斌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以後的規劃。
電子計算機的研究是必須的,連帶著可以培養一大批大華的科技人才,但這不是大華最緊缺的。
20世紀30年代,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鋼鐵產量。
此時美利堅和西歐的鋼鐵產量均已達到數千萬噸,而遠在一洋之隔的大華,每年的鋼鐵產量趕不上美國的一個零頭,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在大華建鋼鐵廠時機不成熟,一來可能會成為軍閥混戰的幫兇,要知道鋼鐵可是生產槍炮的原料。
二來鋼鐵廠相應的配套並不齊全,原料,運輸用的鐵軌……等等,再加上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產品也不清楚。
不過提前培養一部分鋼鐵產業人員倒沒關係,吳斌倒有不少鋼鐵方面的課題,比如鍊鋼方面的純氧吹鋼法,高溫電爐,合金鋼。
當然吳斌也就知道個大概,具體怎麼操作他也不清楚,一個行業有一個行業的壁壘,不是這個行業的往往看到的只是表面。
不過就是這個‘表面’,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是不可估量的財富,因為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那是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走出來的,可以這麼說,甲骨文無論投入哪方面的研究,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果說初到美國的時候,吳斌的思路還是比較混亂,經歷了一年多時間,他的思路已然清晰。
他的理想是辦一座全世界最好的研究機構,提供最好的研究環境,請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來研究。
大華的科研人員在這樣的環境耳聞目睹下,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可以期待。
當初,一個錢學森可以推動大華的科技前進一大步,那麼十個錢學森,一百個錢學森呢,會不會讓大華科技前進十步,百步。
吳斌越想越激動,不由突口而出。
“就這麼幹了!”
咚咚咚
門開了,進來的是林徽因,他的身後是梁啟超和梁思成。
“就這麼幹了,就怎麼幹了,jake吳,你可不要衝動啊,長民還等著你每年三十萬美元的資金呢!”
梁啟超對吳斌的瞭解還侷限在口言相傳,林長民可是講過的,這個吳斌因為一個船長口頭上的不遜,急得那是會動手的,這次碰到槍擊這樣的事,依他的理解,這小子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吳斌看到梁啟超一行,側著身子笑道:“任公,你身體不適,還來過來看我,小子受寵若驚啊!”
梁啟超走進吳斌的床前說道:“哎,看來美利堅也不一定是什麼人間樂土,不過,小吳啊,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打打殺殺的事肯定會有所損傷,還是不做的好。”
吳斌被梁啟超的話激的一愣,不過隨即想到應該是槍擊的事,梁啟超怕是不懂內情,還以為自己是爭強好勝惹的禍吧。
不過為了讓他們安心,還是點頭笑道:“任公教訓的是,小子記住了。”
林徽因倒出暖壺裡的湯,將碗遞給吳斌笑道:“jake吳,你要幹什麼?可以說嗎?我也很好奇!”
吳斌看林徽因面色如常,也放下心,轉頭看向梁啟超,說道:“任公,小子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既然徽因問起來,我就講講,也請任公,思成,徽因提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