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的名字簡單粗暴,寫的是“八一八我的同桌”。再端詳內容,故事從馮芽一轉入七班開始,一直寫到她回到一班。其中從初遇到相識,從相識到相惜,故事詳略得當,可大多數細節並不符實,像是刻意營造出來的氛圍,又像是樓主的自我臆想。
還好趙汝陽躺在病床上,要不然梁道新可能要被處以拔舌之刑。
偏偏是真假參半的故事,居然贏得了不少讀者。讀者除了看故事之外,還會去搜尋樓主遺留下來的線索。有好事者居然一路追到了別的網站,從細枝末節之處,居然找到了樓主所在的城市和學校,最後鎖定了男主角的原型——趙汝陽。
有了原型人物,這個帖子被炒得更熱,甚至連不少北隅的學生都在看。還有人說,這一定是馮芽一寫的。她好容易攀住了全校知名人物的衣角,一定要把這一段“歷史”留存下來。
發帖人的口吻看起來又甜又白,同桌的角色怎麼霸道總裁怎麼來。
在看帖的時候,馮芽一還沒開口自證,梁道新率先總結發言:“這帖假的,男女主劇本都拿錯了,我一姐是這樣的人嗎?趙哥倒是個傻白甜無誤。”
馮芽一倒是不介意帖子裡的猜測推論,作為當事人的她,倒是看得樂呵呵的。物極必反,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她經歷過太多跌宕起伏,現下已經波瀾不驚了。以前遇上這種事情,馮芽一還會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後來想通了,睡不著事情也解決不了,索性睡吧,起碼一場好眠還能紓解心緒。
她一邊看還一邊想,原來在別人眼裡,趙汝陽是這樣的人啊。
別人眼裡的趙汝陽,冷漠、任性且乖張,而且動不動就愛發脾氣。只要他的權威被挑釁了,不分是非對錯,上去就會給人一拳頭。
陷入感情裡的趙汝陽,又被那位發帖人寫得像個情感障礙,一會兒陰一會兒晴,總是對帖子裡的“樓主”無端端發火,接著又無端端來求她和好。
馮芽一看得直皺眉頭,最後忍不住地撓頭,看得焦慮至極。要不是因為想從字裡行間裡找點線索,她才不會一直追看。
如果這種帖子都能火,早知道她就提筆寫自己的故事了,說不定別人更喜歡看。而且就看這帖的口吻,馮芽一已經猜出來這是誰的手筆了。
除了李璇,還能有誰如此熱衷於偽造趙汝陽的情史。李璇想方設法在幻想中把自己和趙汝陽寫成一對,不惜用馮芽一的故事嫁接成素材原型,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就能夠謀得心靈上的安慰。
不知是不是因為帖子裡的內容寫得太過分了,葉碩等人生怕馮芽一想不開,幾個人每天輪流問候過一遍馮芽一。
馮芽一感念他們的記掛。她本來只想簡單回複,後來想了又想,還是將朋友圈拉到了一個群裡聊天。女生其實很少解釋什麼,這一次她將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發到了群裡。
朋友們紛紛回複,馮芽一看得暖心。也沒什麼豪言壯語,僅僅一句“我在這裡”,就足夠動人了。
他們都對馮芽一說:“沒事,你要做什麼,我們都陪你。”
不要辜負朋友的好意,他們的問候不要敷衍。真心換真心,是她從趙汝陽那裡學來的寶貴經驗。
商量了兩三天,馮芽一提出的“報複行動”得到了趙氏小團體以及四位編外人員的認可。編外人員有孫淼、譚琳、徐可可以及蔣栩。
為什麼連蔣栩也參與其中?因為老蔣的自尊不允許他的老對手輸在路人的滅火器下。對手這種事,也是講資格的。
馮芽一的計劃很簡單,利用英語演講競賽,將林清宇的行為公之於眾。
雖然這個行動聽起來很是瘋狂,但是每個少年人相當興奮雀躍。
怎麼說呢,人不瘋狂枉少年,特別是在他們聽到馮芽一要帶頭去這麼大的比賽場上揭露學校秘案,他們更是激動不已。
演講比賽的賽程安排馮芽一已經向蔣栩提前瞭解。等到正式比賽結束、頒獎儀式開始時間會有幾分鐘的休息時間。那個時候評委會討論分數評選名詞,嘉賓和選手也沒有離席,就在這幾分鐘裡,馮芽一決定溜上臺去,用英文演講的形式將林清宇所做的一切完完整整公之於眾。
孫淼和葉碩藏在臺下錄影,譚琳徐可可梁道新和方子博負責攔住現場安保人員。如果現場還有記者,就更是事倍功半。
既然北隅領導層講究臉面,那這件事鬧到全市比賽上,有了關注度之後,學校自然要徹查。如果李璇私下裡告狀,那麼馮芽一幹脆公開來說明一切。
馮芽一覺得,自己清白坦蕩,沒什麼見不得光的。如果有人做賊心虛,自然只能選擇暗中詆毀。
她不用。
從感情到生活,馮芽一都是一身陽光,不需要躲藏。
趙汝陽留院一週觀察,馮芽一每天下了晚自習就會來看他。有時候,馮芽一會遇到趙汝陽的家人,女生倒也不怯場,問了好就拖著椅子坐在趙汝陽身邊。她藉著床頭櫃當桌子使,從書包裡掏出作業,自顧自寫起了習題冊。
趙汝陽直接看傻眼,他從未想過探病時光會變成這樣。在他的料想中,明明應該是借機親親我我,誰知變成了一場無言的學習默劇。
他實在無聊,從果籃裡撈出橙子,舉到馮芽一面前,問:“要不要吃橙子,我給你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