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的景色越來越接近大自然,其實也就說明了越來越偏僻。
工廠不都是在這樣的地方嘛!
整個沙市的社群內的企業經過幾次的變遷,慢慢的向周邊的縣市遷移。
李維印象中有三次大遷移,09年一次,15年一次,18年一次。
李維上輩子的公司經歷過兩次,每一次搬遷公司,就要損失大半年的利潤。
但是這些費用政府不會補貼給你,因為你租賃的廠房本身就不合格。
政府拆遷的廠房是違規的廠房,所以眼光其實也是相當重要的。
當你有錢之後,儘可能的去購買一些政府規劃的工業用地,自己建廠房,雖然前期可能比較苦,但是等於熬過來之後,你真的能感覺到自己有地有廠房很幸福!
你也可以用一些省力的方法,比如進駐工業園,但是你要承受他的高廠房費用。
當然,還有一種就是你眼光比較獨特,你眼光比較超前,能夠選到那些是20年內政府不會開發的地區。
這裡可能會有一些私自建設的廠房,這些廠房在沒有進行拆遷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你是可以做經營生產的,當然如果碰到政府拆遷就沒辦法了。
總之一句話,要麼眼光好,要麼自己建。
不然搬遷廠房的損失,真的是可以拖垮一家企業。
程相的眼光就比較好,選擇在這裡開設廠房,首先交通就不存在問題,再一個這邊開發比較晚。
等到20年左右,開發還不會趕上這裡,所以就不會存在拆遷的風險。
當然到了這個位置的話,很多情況下都會是廠房和商品樓工程的情況。
就像沙市的星城,很大一片地方都是廠房和高樓共存,其實也是挺和諧的。
如果全部是高樓的話,你會發現停車位遠遠不夠。
但是如果有低密度的廠房存在,那麼周邊會有大量停車的地方,這其實也是變相的解決了停車問題。
而且有時候如果運氣好,都能在自己家周圍找到工作。
程相的公司挺大的,最少應該有兩三萬平方米,看著廠房大約有三棟。
還有一棟辦公樓,周圍的圍牆已經圍得死死的。
正門倒是顯得挺氣派的,這樣的大門確實能給人一種信心。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老闆,都很熱衷於修建大門,面子是一方面,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它可以讓一家公司看起來更有實力,也更容易與合作伙伴達成合作協議。
這根開車其實是一個道理,有些老闆為什麼一定要買好車?
炫耀是一方面,面子也是一個點,其實更重要的是,車是你進入某個圈子的一張門票,而且這車還有助於幫助你增加你合作的機率。
李維其實早就準備換車了,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還沒有來得及換。
不過下一次換車肯定是百萬級別了,但是肯定會掛在公司下面。
為什麼企業喜歡買車?
為什麼企業喜歡給高管配車?
因為它可以抵扣,可以抵扣你的企業所得稅。
而且每年還可以進行折舊。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面來說,用公司的名義買車,甚至只有實際價格的60。
開公司的人都知道!
喜歡2003重頭再來請大家收藏:()2003重頭再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