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在鋪設裝置了,金屬製品公司的裝置數量比較多。
衝床就有4臺,大小不一。
氬弧焊機也有好幾臺,鋅鋼製品其實都是比較薄的,所以一般的電焊是很容易焊穿的,只能是用這種氬弧焊。
叉車也要一臺,雖然溢彩粉末有一臺叉車,不過這是屬於兩家公司,而且溢彩粉末用叉車的頻率比較高,不可能再分時間給金屬公司。
折彎機,這個也是必備的。
烤爐正在搭建,噴房已經建造完成,還有各種各樣的板車。
有個懂行的人就是不一樣,各種裝備都會幫你製備齊全,不會到了生產之後這也少那也少,這不方便那不方便。
看樣子今年下半年是肯定要給陳雲加工資的。
而且年終將也少不了。
去年陳雲參加年會的時候,眼睛簡直就是直的。
他沒有想到李維會那麼大方。
年終獎最多那個人是30萬,簡直顛覆了他以往的認知。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30萬里面有一部分是提成,不然怎麼可能會獎勵30萬?
李維又不是真的錢多了。
獎金最實在的肯定是何千,但是年收入何千還是低於李雲。
這是很普遍的,所以何千對此並沒有覺得不妥。
不僅僅只是溢彩,其他很多很多公司,大部分都是業務的工資年收入要比技術要高。
畢竟在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時代,業務的重要性會不斷的提升。
所以業務的年平均工資大部分都要高於技術員。
而且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業務員轉行成為老闆的比例,要遠高於技術員轉行成為老闆。
而且其成功率也是業務員更高。
實際上就是誰掌握客戶,誰就掌握資源,貨物隨時都有,資源不一定隨時都有。
當然產品也相當重要,至少你不能在同質化競爭落後於人。
農曆十七。
李維接到一個非常意外的電話。
“李總,你好,不好意思打擾你了。”
“哎喲,丁總,你怎麼會打電話給我?”
“我其實去年就想打電話給你,不過因為沒有跨年,所以我不知道收款的情況。
現在已經過了正月十五,有一家公司欠了我將近200萬,不知道李總接不接這個單?”
這丁穩不會真的認為自己是收款公司吧。
這烏龍鬧的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