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把裝置和樣板推給何千。
“你也看看,看看還有沒有辦法改進?”
說實話,表面的細緻度李維還不是太滿意。
可能是熔融混煉的程度不夠。
“是不是隻能用進口的聚氨酯?”
“進口的聚氨酯,做出來的成品緻密度確實要比這個高很多。
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成本問題,這個塗料國內本身用量就小,因為它的價格貴!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降低它的成本。
看看能不能把它做成我們的一個常規產品。”
“要不把顏色改變一下?”
“你這是什麼損招?
顏色一直都是不歸我們所決定,客戶要求什麼顏色我們就調配什麼顏色。
這一點在粉末塗料界,永遠都不會改變。”
李維也在思考,他其實寄希望於何千,很多時候何千的方法雖然不夠亮眼,但是往往卻是最切合實際的。
特別是在他的普通塗料領域,很多時候都能夠解決問題。
“改螺桿吧!”
暫時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只能從機器上面下手。
或者更進一步督促上游廠家改進聚氨酯。
但是現在國內對於聚氨酯的需求很小,所以這些廠家他們的聚氨酯配方肯定都是還是十幾年前的,這些配方是國外淘汰下來的,讓他們投入巨資去研究,可能性不大。
除非市場上需求變大,他們才會捨得投巨資研究。
調整擠出機螺桿,這種方法是從物理的角度來改變塗料效能。
說的簡單明瞭一點。
那就是是塗料原材料混合的更加的均勻。
拆機是個技術活。
首先你要把機器裡面的殘料清理乾淨,不然螺桿拔不出來。
李維在旁邊指導,何千在幹活。
“兩節送料,兩節45度角,剩下的全部用90度角。”
何千非常仔細的調整位置,這是一個非常細緻的活,不要說技術員就是很多的修理機器的機修工,有時候都會容易出現錯位。
雙螺桿不像單螺桿,一旦有一節的螺紋錯位,那麼裝進去之後就無法運轉。
兩個人沒有發現旁邊還有一個可憐巴巴的人。
“老闆,我的那個樣板怎麼辦?”
“你問何千吧,這個塗料暫時沒有辦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