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時候,那個朝代,說一句風雨飄搖絕對不過分。
敵軍犯境,朝內動蕩,民不聊生,這些全是當時的寫照。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當時的六皇子和那位將軍的兒子居然真的穩住了局勢,抵禦住了那些外敵,甚至還用了十年的時間,那入侵的外敵打了出去。
當時,這位墓主人在他們凱旋迴來之前讓人給邊關的兩個人送去了一封信,信上很明確的說明瞭,他們回來必死的資訊。
同時墓主人也給了他們兩條可以活下來的路。
以是永遠不要回來,擁兵自重。
二是死在外面。
然而最後,這兩個人最終還是回來了,因為當時的二人覺得,當時已經成為了太子的三皇子並不會真的對他們做什麼。
他們有著同窗的友誼,他們曾經有著最深厚的交情,現如今眼看著老皇帝已經不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能夠威脅到他們生命的。
然而事情也像是如他們所願一般,他們回來之後,得到了盛大的歡迎以及榮寵,一時之間,他們二人宛如國民英雄一般。
但是好景不長,老皇帝病逝,新君應該繼位的時候,有人站出來提出,希望六皇子繼承大統,畢竟六皇子現如今的風頭一時無兩。
在這個時候,當今太子,也就是三皇子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甚至可以說,只要六皇子願意,說願意繼承大統,就算是當時的太子也是需要為他讓路的,因為滿朝文武都很是贊同六皇子繼位。
只是很可惜,六皇子並沒有這麼做,他和已經成為了大元帥的將軍之子一起,親手把自己的三哥,推上了那個最崇高的位置,而自己被封為了最為尊貴的親王。
人心總是會變的,六皇子和當今的元帥覺得他們之間的友誼會天長地久。
然而卻不知道,有些時候,在經歷了有些事情之後,有些人的心,是會改變的。
就算當上了最尊貴的皇帝又如果,當朝天子永遠都會記得自己的位置是別人讓出來的,別人不要的!
由此,沒過兩年的時間,皇帝以讓親王組建錦衣衛為由,把親王調出了都城。
當晚,親王帶著自己的親兵去城外挑選得力計程車兵,卻沒想到,再次回來的時候面對他的不是洞開的城門,而是漫天的翎羽。
親王帶著三百個錦衣衛回來,卻被人說成帶了三萬大軍來攻打都城蓄意謀反,當時的元帥得到這個訊息之後,終究按照皇帝的安排,透過密道離開了都城,和親王彙合了。
元帥是想要救下親王一命的,但是最終,二人卻都被扣上了謀反的帽子然後斷送了性命,並且,當皇帝下令,說二人是謀反之人之後,簡簡的,當初二人的豐功偉績也都變成了過眼雲煙,當初保家衛國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叛賊。
不過好在,這位墓主人是個有遠見的,他在二人被調離都城之後就像是料到了這些一般,事實上,他確實也是在這之前給二人穿過書信,只是很可惜,這封千方百計送到二人眼前的書信二人並沒有當真,所以最終,他們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然而好在墓主人在最混亂的時期救出了雙方的家人,連同雙方最忠心的部下一起送出了都城,免除了最後皇帝那血腥的屠殺。
只是最終,這位墓主人也未善終,事過五年,皇帝最終還是知道了墓主人的所作所為,在逼問那二人的家屬下落無果之後,這位曾經風光一生的墓主人最終還是被落了一個監困,然後鬱郁而終的下場。
這個墓誌上面敘述了許多無奈,只是最終這些無奈只能在時間的長河當中留下一聲嘆息。
這個墓xue並不是墓主人原本的墓,這裡只是一個衣冠冢,這個墓誌也是墓主人當時身邊最忠心之人,在墓主人離世之後,按照主人的要求置辦的。
沒有人知道這個墓主人到底在想些什麼,也不清楚為什麼要讓那個僕人建立這麼一個衣冠冢。
但是不管如何吧,現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他們要攻克的副本了。
這個墓明顯有被盜過的痕跡,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呵呵,他們能說,在往前走不遠,一拐角就看見一個血肉模糊的盜墓賊了嗎?
這個盜墓賊穿著現代人的衣服,身上的裝備也很是齊全的樣子,只是現如今已經變成一具僵屍了。
是的,就是那種和喪屍有些類似,對付起來卻更加麻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