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 大觀園內鶯啼柳綠, 奼紫嫣紅, 一片春光爛漫。
黛玉前些日子又犯了嗽疾, 一直在房內將養,今日見屋外春光正好,想起自病後一直悶在屋裡,已有許久沒出去走動了, 便帶了紫鵑出門。
過了藕香榭,一路行至柳堤,黛玉許久不曾走動,便覺有些腿痠。
紫鵑見她嬌喘微微, 額上也微見細汗, 不禁有些擔心, 一眼望見柳蔭下有一塊大石頭,便對黛玉道:“姑娘,走了這大半日的路, 且先歇一會子吧。”
黛玉聞言點了點頭道:“在屋裡躺久了, 這身子越發弱了, 太醫還囑咐平日要多走動, 今日才走了這一會子腿便有些酸了。”
紫鵑取了帕子鋪在石上,扶著黛玉坐下,口中笑道:“姑娘身子嬌弱,自然不比我們。我們成日家跑進跑出,身子自然壯實些。”
黛玉拿帕子拭了拭額頭的汗, 見河中數只野鴨在水面上嬉戲,甚是有趣。
忽聽到一陣哭鬧聲傳來,不禁微微一怔,轉頭往身後望去,“紫鵑,那邊出什麼事了?”
紫鵑也聽到了,“好像有人在哭。”
側耳細聽了半晌,有些遲疑道:“似乎是綴錦樓那邊傳過來的,是不是二姑娘院裡的婆子又鬧出什麼事了?”
二姑娘性情軟弱,偏偏她那乳孃是個不省事的,根本沒把這位主子姑娘放在眼裡,成日家賭牌吃酒,賭錢賠了,就拿了姑娘的首飾去當了換錢。
司棋繡橘彈壓不住,二姑娘也完全不管,那婆子越發橫行無忌,三天兩頭便要鬧出一場事故來。
黛玉你知道她的意思,對於這位二姐姐的性子她也是無可奈何,本不欲管這事,只是凝神細聽了片刻,發覺有些不對,蹙眉道:“只怕是出了什麼事,我們去瞧瞧。”
兩人快步趕往綴錦樓,卻在半道撞上了個匆匆跑過來的小丫頭。
那小丫頭約莫十一二歲,穿著青緞掐牙背心,瓜子臉兒,生得頗為清秀,只是眼眶通紅,臉上猶帶淚痕。
紫鵑認得這是迎春屋裡的小丫頭蓮花,便忙叫住了她:“蓮花,你這是上哪去?”
見到黛玉和紫鵑,蓮花停住腳,急忙擦了擦淚,行了個禮,“見過林姑娘。”
黛玉見她神色慌張,便猜到出了事,忙問道:“你這會子急匆匆去哪裡?方才聽到你們院裡一陣哭聲,可是出了什麼事?”
蓮花抹著眼淚道:“我去找大奶奶請大夫,我們姑娘高熱不退,如今整個人都燒的人事不知了!”
黛玉與紫鵑聞言一驚,“前兒不是說已經大愈了,怎會這麼嚴重了?”
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黛玉當機立斷,“那你別耽擱,趕緊去找大奶奶,讓她差人即刻請王太醫過來。”
蓮花抹幹淨眼淚,匆匆往稻香村去了。
黛玉又轉頭看向紫鵑,道:“你親自去鳳姐姐那兒走一趟,將事情的原委說清楚,速去速回,不可耽擱。”
紫鵑應了聲,道:“我先送姑娘回房,隨後再去回二奶奶。”
黛玉搖了搖頭,“你即刻便去,不用管我,我先去看看二姐姐。”
紫鵑聽了這話無奈,自去料理不提。
黛玉趕到綴錦樓時,卻見婆子丫頭擠在屋裡亂哄哄一團,而迎春卻人事不知躺在床上,臉上燒的通紅,繡橘正一面哭一面給她敷冷帕子。
見到黛玉頓時有了主心骨,“林姑娘,你快來看看我們姑娘吧!”
見到迎春病成這樣,黛玉心下也不好受,見婆子丫頭們擠在屋裡亂哄哄鬧的不像話,心下越發生氣,只留下了繡橘,讓其他人都出去了。
婆子們見她冷著臉也不敢再圍著,忐忑不安的退出去了。
黛玉也坐到床頭幫忙換帕子,見迎春毫無知覺,心下又急又怕,忍不住推了推她,輕聲喚道:“二姐姐、二姐姐你快醒醒……”
俞青迷迷糊糊之中聽到一個清潤柔和的聲音,努力睜開眼睛,只模糊看到一個容貌極美的女孩,還沒等看清楚,便又沉沉睡去。
黛玉心下不禁一喜,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微微鬆了口氣,“燒好像退了點了,繡橘,讓丫頭們再換盆水來。”
繡橘忙開門去吩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