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子看向俞青,細細打量了片刻,頗為欣慰,“我果然沒有看錯,你之資質遠勝為師,短短數年便已煉至第三層。
只是我觀你氣息略有些浮躁,可是遇到瓶頸了?”
俞青點點頭,將自己修煉時遇到的問題一一說了。
逍遙子沉吟不語,片刻後,道:“你這種狀況為師倒沒碰到過,不過每個人修行的道本就不一樣,然而到最後還是殊途同歸,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順其自然便是。”
俞青點了點頭,“師傅放心,徒兒明白。”
三日後,巫行雲服下不老泉,逍遙子以真氣為其洗筋伐髓。
如此連續七日,洗髓完畢,巫行雲的身形也終於慢慢開始變化,長大了一兩歲。
巫行雲喜極而泣,俞青心下鬆了口氣,也為她高興。
數月後,巫行雲的身形已與常人無異。
與此同時,外面亦有逍遙派的人傳來訊息,無崖子與李秋水也到了大理,兩人就隱居在無量山下的玉洞當中。
對此逍遙子並未說什麼,只說了一句,“你們的事你們自己了斷吧。”
次日一早,俞青便發現巫行雲不見了,同時不見的還有無崖子所繪的那副仕女圖。
俞青心知肚明,卻沒有與巫行雲一起去找李秋水,即便俞青對無崖子沒有一點意思,但無崖子對俞青心存曖昧卻是事實,不管李秋水怎麼想,兩人見了面也只會徒增尷尬。
不知道巫行雲是如何處理李秋水與無崖子的恩怨的,回來的時候神情十分平靜。
俞青也沒有多問,該做的她已經做了,仁至義盡,李秋水與無崖子究竟會怎樣,她也不想再關心了。
巫行雲似乎放開了什麼,看了眼侯在外面的俞青,微笑道,“事情已了,我也該回山了。”
俞青微微一笑,“師姐一路保重。”
次日一早,巫行雲便拜別逍遙子,離開了無量山。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十幾年過去。
逍遙子早已破碎虛空,離開了此界,俞青的不老長春功也已修煉至第九層,只差那最後的一絲妙悟,便可功德圓滿。
然而一等數年,瓶頸卻沒有絲毫松動,不過俞青也不著急,依舊穿著一襲半舊的藏青色道袍,腰間懸著支碧玉簫,一面行醫看病,一面四處悠遊。
巫行雲繼任了逍遙派掌門,李秋水好像成了西夏皇妃,至於無崖子,聽說被弟子丁春秋背叛,一掌打下了山崖,至今不知所蹤。
俞青並沒有再過多關注這些,仍舊繼續著她的旅途。
每個年代的社會風貌都不一樣,即便是她以前熟悉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風景。
她走過浩瀚無垠的沙漠,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也曾站在渺無人煙的雪山之巔眺望四海,甚至那神秘莫測的極北冰原,也留下了她的足跡。
…………
慶歷元年,江南等地接連數十日雨水連綿不絕,江河改道,積澇成災,江南處處水禍。北地卻接連數月幹旱,南澇北旱,死傷無數。
而好容易洪水退去,忽然又爆發了疫病,餓死的,病死的,一時哀鴻遍野,陰曹地府也不知平添了多少冤魂。
正此危難之際,太微真人帶著數十位大夫到處義診,行醫施藥,活人無數。
數月後,疫病終於被清除幹淨,而那位太微真人卻從此不知所蹤。
民間紛紛傳言,有的說那位太微真人濟世救人,功德無量,已經白日飛升了,也有的說那位太微真人本就是天界神仙,如今不過是功德圓滿,回歸本位去了。
百姓們感念太微真人恩德,紛紛在家中立起長生牌位。
聖上聽聞此事,大為感動,命人重雕真人神像,並下令有司建祠,遣使致祭,號為“靈應祠”,禦筆敕封“太微玄清紫極真人”。
此後數年,民間的靈應祠日漸增多,香火繁榮盛極,太微真人也成了民間長保平安的女神。
時光如流水,久遠的傳說慢慢湮沒在歲月的洪流中,唯有矗立在道觀中的神像,向世人無聲訴說著當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