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年四月,母後皇太後還政於皇帝,年滿十四的康熙皇帝親政,母後皇太後退居南苑,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康熙六年七月初七日,上聘皇後赫舍裡氏,行納採禮。九月初七日,為第二日為大婚吉日,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之後行大徵禮,冊立索尼之女為皇後。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又是一年冬,臨近除夕,紫禁城內上上下下又開始忙碌起來。
乾清宮內,康熙批閱完最後一份奏摺,放下朱筆,揉了揉額角。
年下事多,幾乎都湊到一塊兒了。每日光是看各處送來的摺子就要花上好幾個時辰,饒是他身體素來強健,此時也有些疲憊。
梁九功輕手輕腳上前,把熱茶放在案上,輕聲道:“萬歲爺,您都忙了一個多時辰了,要不要歇一會兒?”
康熙擺了擺手,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呼了口氣,靠在椅背上,道:“皇額孃的鑾駕現在到哪裡了?阿思海可有信傳來?”
阿思海是虎賁軍的佐領,奉康熙之命前往廣東迎母後皇太後回京,已有三個月了,算算行程也快到了。
梁九功忙道:“阿思海大人今早傳信過來了,母後皇太後的鳳駕已經抵達通州了,明日晌午便可到了。”
康熙聞言,神情驀然柔和下來,眼中浮現喜悅之色,精神也忽然好了起來,笑道:“皇額娘一去五年,總算是回來了,梁九功,傳話下去,讓文武百官明日午時去京城城門侯著,恭迎母後皇太後。”
梁九功答應了,正要出去傳旨,又被康熙叫住了,“慢著。”
梁九功聞言頓住,垂手站著。
室內沉默片刻,康熙嘆了口氣,道:“還是算了,皇額娘素來不喜這些排場,如此興師動眾,只怕反而會惹她老人家生氣。
這樣罷,大臣那邊便罷了,你去宮裡傳話,讓阿哥們明日午時前都到乾清門候著,另外讓皇後帶著各宮主位在壽康宮前相迎。”
梁九功應了,命人下去傳話。
……
無逸齋中,一眾阿哥們正埋頭寫作業,大阿哥胤褆盯著書本上彎彎曲曲的數字半日,只覺頭痛不已,抓了抓腦袋悶聲道:“真是要命,這到底怎麼弄啊?”
胤礽正蹙著眉頭畫圖紙,聞言抬起頭來,見他滿面愁容,不禁嗤笑一聲,精緻俊秀的臉上一片嘲諷,“瞧你那樣,不過幾道格物題罷了,就抓耳搔腮的,還說要當大將軍呢,我看你到時連西山軍校的大門都摸不到。”
胤褆聞言,瞪了他一眼,沒好氣道:“站著說話不腰疼,你行你試試,這些勞什子麻煩得很,真不明白,好好的將士們做什麼要學這些,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
西山軍校是康熙組織建立的,成立於康熙十年,軍校每四年一期,授課的先生都是軍中的老將,招收學生十分嚴格,不論什麼身份,都是要透過非常嚴格的考核才能進。
當初建軍校時不少大臣反對,覺著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和財力去建什麼軍校,完全沒必要。只是康熙一意孤行,又有母後皇太後暗中鼎力支援,才磕磕絆絆建好了。
直到後來軍校的第一批學生在大清與羅剎國的一次戰役中以少勝多,大獲全勝,才打響了名頭。
之後的幾次戰役中,西山軍校的將士們立下赫赫戰功,成了大清百姓中的英雄。
西山軍校培養出來的將士都是文武雙全的全才,考核也非常嚴格,兵法謀略、武功、策論、格物都等等,只有全部合格,才能透過。
京城書院每年有近千人報考西山軍校,能被取中者百不存一。
而打從去年隨康熙參與了西山軍演,大阿哥胤褆便熱血沸騰,立志考入西山軍校。
胤礽聞言斜睨了他一眼,把手中的炭筆扔在了桌上,似笑非笑道:“好容易休沐兩天,就被你抓來幫忙,你還不領情,既如此,那這圖紙你自個兒畫去,看你後日怎麼跟先生交代。”
胤褆想起書院老先生的獅吼功,不禁有些氣弱,不過終究有些不服氣,悶聲道:“保成,我好歹也是大哥,你怎麼就不知道尊老呢?
不但不幫忙還老是冷嘲熱諷的,你要是再這樣,下回可也別想我們幫你了。”
說罷轉身對坐在小矮桌跟前吃點心的小男孩道:“小四,明兒汗阿瑪問起你二哥練功的事你就如實說,可別再幫著你二哥瞞著了。”
這小男孩約莫四五歲,穿著一身大紅色銀鼠對襟小褂,小臉蛋粉嘟嘟的,面板雪白的跟牛奶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