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大娘早在路上時就遠遠的看見了那從灶房煙囪中升起的炊煙,頓時就催促著鐵牛父子加快了腳步,往家的方向走去。
這才一邁入院子中,她就將背後的揹簍一放,撿出其中的兩把野菜來,抱著鐵牛父子今日打來的山雞,就大步往灶房走了去。
“大娘,回來了。”見燕大娘推門進來,蘇九也沒有故作驚訝模樣,只是抬頭招呼了一聲,就繼續低頭添柴加火。
“欸!回來了回來了!”燕大娘笑眯眯的應了一聲,將懷中早已死透了的山雞與野菜放到一旁的地上去,又洗了一把手後。
就往灶臺邊走去,微微一彎身,抬手就將正在大鍋中蒸著的甑子那緊蓋著的甑蓋,微微掀了一個角起來。
才看了一眼她就轉看向蘇九,樂呵呵的笑道:“這米飯正好蒸得了,每次都是這樣巧,阿九你就像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回來一樣!”
三個月對修士來說或許只是轉瞬之間而已,不足為道,然而在凡俗卻是漫長的一段時日,足夠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陌生人熟絡起來。
燕大娘更是早就不將蘇九當作外人看了,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幾乎都時時想著蘇九,稱呼也早就在不知不覺間變了。
不止燕大娘如此,周大叔對蘇九的態度也很是和藹,就連鐵牛也一改之前的害羞姿態,如今早已改口喚她蘇姐姐了。
期間那周大郎也就是鐵牛的哥哥周天地,與張翠華回來過幾次,對蘇九的態度雖算不上多好,但也不差。
唯獨張翠華咬牙切齒的,像是恨不得將蘇九生吞入腹一般,顯然她對“人參”那一事還耿耿於懷,完全看不得蘇九。
在家裡沒主上幾天,就又追著那周天地去鎮上了。
蘇九對此毫不在意,在這裡也完全沒有不自然之態,從最開始的陌生,到現在,她對對此地已經是徹底的熟悉了起來,就像是這村裡土生土長的一個人般。
她時不時的也會隨著周大娘到村子裡去竄門子,村裡的人多半都知道了她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與村人們雖算不上熟悉,但也算得上和睦了。
偶爾的她還會從鐵牛那些書冊子中抽出幾本來,到院中大槐樹下坐著淺讀。
對此鐵牛最初是驚訝的,但當在一次偶然下,得知蘇九對書中的一些知識總有獨特的看法後,頓時來了興致。
每每這個時候,他便哪也不去,就搬來一條凳子坐在一旁,也拿著書來讀,藉著這個機會向蘇九請教。
周家夫婦對這一幕早已習慣,每每見到都是樂呵呵的相似一笑,像是對這一幕很是喜歡。
鐵牛在蘇九傷勢還未痊癒之前,就參加了鄉試,雖是落榜了,但卻沒有太多的沮喪。
許是因從小長大的環境不同,在周大叔的影響下,他對功名什麼的並不太在乎,只是單純的喜歡讀書罷了,他也並非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是一個初露鋒芒的獵手。
蘇九閒時問過他,到底更喜歡哪一樣。
他卻說其實都差不多,都不是特別喜歡,但他的命中不能離了這兩樣。
蘇九本是在心底琢磨著,他更喜歡哪一樣她就潛移默化的去教他什麼,卻是沒想到得到這樣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