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大清律法》的傳播是教育的普及,是執法人員素養的提升。
國人傳統的思想便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人有很多特權,哪怕是個的秀才,有見了縣太爺不用下跪的權利,還能免除租稅勞役,而且地方也不能隨意的對其用刑,人身安全有保證。
所以,在古代,只要有條件,大家都是拼了老命的讀書。
書自有黃金屋,書自有顏如玉,期望透過讀書改變人生。
可如今胤普及教育,從國庫裡拿出銀子在大清開辦了不少學堂,這些學堂不管是士農工商,都能進去讀書,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書費,學雜費全免。
這簡直提前了三百年普及義務教育。
不管是殺豬的還是撿破爛的,不管是幼童還是耄耋老人,只要在官府查得到戶籍,能光明正大的坐在學堂裡讀書。
這下子,讀書人和貴族們都不幹了。
特別是讀書人,以前他們寒窗苦讀幾十年,才能使身份普通人高了那麼一點,可現在胤搞什麼全民掃盲,這是要幹什麼?
人人都讀書識字了,誰還敬重他們?他們過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誰要和菜市場裡賣菜的坐在同一個教室讀書?
誰要和隔壁殺豬的屠夫坐在同一個屋簷下讀書?
也不怕那髒兮兮的爪子玷汙了聖賢書!
讀書人的憤怒遠遠的超出了胤胤祥的預期。
他們甚至坐在宮門口請願,要求胤取消這一大錯特錯的決定讀書一向是件雅事兒,別讓那些販夫走卒玷汙了這事的高貴!
靜坐示威,《大清律法》之可沒有這一條。
大清子民的權利當可不包括這一項,真當這裡是後世想示威示威想遊行遊行啊。
不等胤祥開口什麼,伊嬈先跳了起來“看看,這是讀聖賢書讀傻了的榆木疙瘩,心胸狹窄思想狹隘,百無一用是書生!”
胤祥胤的眉頭都緊鎖,他們也沒想到那些讀書人反抗情緒這麼激烈。
“先勸他們回去。不聽的話,讓他們坐著吧,反正普及教育這個舉措,普通百姓都是支援的,區區幾個讀書人,哼。”
“他們是覺得虧,想要補償?”胤祥猜測道。
古代讀書可是個費錢的活計,筆墨紙硯等東西超級貴重,這些人原先讀書的時候都是自己掏銀子購買這些物件,如今胤搞免費,他們心裡不平衡了。
“也許有這樣的原因吧。”
但是還想怎麼著?想要胤把以往他們讀書所消耗的銀子發給他們?開玩笑這是。
當初伊嬈學的時候書費學雜費什麼都得交,後來免了學雜費,聽最後更是免了書費,可那時候也沒見人跑到學校或教育局嚷嚷的讓退以前交的書費學雜費啊。
自己出生的時間不對趕不好政策,這怪得了誰?
這種想法真是笑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