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大家立即回到會議室,堯谷村給田慧敏一行安排的是幾個創業者講訴她們的創業故事,第一個上臺的是年過花甲的李如霞,本書的前半部分曾經寫到過,這個美貌過人的女子,命運待她竟是那麼的不公,然而,多年的時光,似若清泉淙淙而去,一切創傷無痕無恨,她的面板依然是那麼的玉潤光潔,目光還是那麼的清澈,語調還是那樣的舒緩,時光總是善待每個生命的存在,日落日出地將無數個故事延續下去。
李如霞把大家帶進了一個故事中去。
李如霞的孩子王成帆和繼女宋韻冰都雙雙在澳洲求學,兒子王成帆學的是獸醫專業,已經獲得博士學位,他在澳洲的一個奶牛養殖場就業,等宋韻冰精細化工專業研究生畢業後,都有歸國創業的打算。
丈夫宋中和原來是徐水縣委秘書長,浮誇風盛行那兩年,徐水縣吹牛小麥畝產實現了12萬斤……縣委sj不切實際的宣佈徐水縣要三年跑步進入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
宋中和不滿縣委sj瞞上欺下的作風,被撤掉了職務,他心中鬱悶,因此得了慢性肝炎。
後來,雖說徐水的錯誤很快得到了糾正,新來的縣委sj宣佈恢復宋中和的工作,但是肝炎病卻不見好轉,只得讓他在家長期休養,為了照顧宋中和,也就給李如霞提前辦了退休手續。
他們沒有回王莊,如霞的舊宅一直保留著,如霞說:“成帆是堯谷的孩子,他的根在堯谷。”於是,夫妻倆便一起回到堯谷,他們把舊房做了翻修,就長期住了下來。一直到改革開放,宋中和才辦了正式病退手續。
李如霞的一對兒女出落得那麼可愛,成帆一米八五的個頭,相貌特徵酷似父親的俊朗,女兒韻冰面龐秀美,身材嬌小,性格文靜,十分可愛。上大學期間,這一對異父異母的兄妹竟然向父母宣告他們戀愛了,宋中和與李如霞也只得認可。
成帆和韻冰成婚後,成帆在徐水縣獸醫站工作,韻冰在在徐水醫院化驗室上班,改革開放後,出現了一股出國留學的高潮,成帆和韻冰毅然辭去了工作,把一個女兒扔給爺爺奶奶,去了澳洲,一面打工一面上學。
經過幾年的拼搏,成帆拿到了獸醫學博士學位時都年近四十歲了,他在澳洲的一個現代化的奶牛養殖場工作,他一面工作,一面等待妻子精細化工研究生畢業。
李如霞和宋中和帶著孫女璐璐,去澳洲探望孩子,成帆領著父母參觀了澳洲的大型現代化奶牛養殖場,規模和嚴格的科學管理都令如霞和中和震撼,成帆透露了他要回堯谷辦一個現代化的奶牛養殖場的抱負,當時宋中和還心存猶豫,如霞卻是一百個贊成。她希望兒子爭氣,王旺根給她留下的傷痛還深埋在她的心底。她希望兒子能為堯谷的發展做出點貢獻,也為她臉上爭光。
兒子的事比天大,知道了兒子要回堯谷來開創他的養殖奶牛場的打算後,李如霞就多了一份心事。天天琢磨著如何幫孩子一把。
本來,這些年,如霞一直在幫妹妹種植中藥材,若雲也不虧待二姐,給她的工資比老宋和自己的病休工資加起來還多,只這筆錢供成帆和韻冰上大學足夠了,她心裡明白這是妹妹在贊助她,她也曾經謝絕過妹妹的照顧,若雲說:“姐妹之間,何必計較,中和治病花錢雖說能報銷,他的營養必須跟上去,孩子上學也不能耽誤,你就心安理得的拿走吧,我顧別人打工,也不能少付工錢呀,再說,你比起他們來,辛苦得多,你內行,你用心,這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有你在,我就省心得多。我這裡缺了你還真不行,其實,再多給你些也不多。”
可是,自打有了幫一把兒子的心事後,如霞就有心辭去幫妹妹種植藥材工作的想法,善解人意的若雲,聽了姐姐委婉的表述,立即支援二姐想試養奶牛的想法,她說:“大姐回國來不是就說咱村的條件除了適合發展葡萄種植,還特別適合發展奶牛養殖嗎?她還強調成帆拿到了獸醫學博士學位,在發達國家沒有獸醫博士學位的是沒資格辦奶牛養殖場的,咱們姐妹幾個給村裡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有關發展牧草種植,發展奶牛養殖發展葡萄種植不是受到村裡的重視了嗎?村裡的牧草種植已經取得了成績,你應該支援成帆回來創業呀!資源條件,我村具備,人才,你家也具備,你還有啥猶豫的?不僅僅是大姐的囑託,咱為了孩子,還是值得拼一把的!”
李若雲還表示,她可以支援姐姐的啟動資金。
雖說不能夠繼續幫妹妹打理藥材種植了,如霞有些歉意,但要幫兒子創業的心情十分迫切,她只好硬著心腸離開了藥材種植園。
過去大半輩子經歷過不少苦難的李如霞,雖屆知天命的年紀,但是,她也有心在這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所作為,她想,幾機遇不等人,問題不等人,時間不等人。實幹苦幹才能創業興業。
她也豁出去了,要向妹妹若雲學習,從頭創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如霞和宋中和商量後,中和便回王莊把他的三間房賣了,還拿出他們所有的積蓄,買回來三頭澳洲黑奶牛,兩頭是母牛一頭是公牛。開始了她們的飼養奶牛的試驗。
去澳洲的時候,成帆領著父母參觀過的那個現代化奶牛場,奶牛場的環境四季恆溫,通風良好,牛棚裡乾乾淨,幾乎聞不到牛糞味。
三頭牛進家了,自己蓋的牛圈,四壁透風,冬天寒冷夏天酷熱,蚊蠅成群,哪裡裡能和人家現代化養殖場比?
在澳大利亞時,成帆就給父母灌輸了不少養奶牛的知識,還給他們買回了好幾本有關奶牛養殖的通俗讀物,反覆的教父母一般奶牛常見疾病的防治,還有如何掌握母牛的發情配種時機等等知識。
在兒子跟前時,他們都覺得記得滾瓜爛熟了,回來後,又才覺得記得不牢靠,還有些拿不準的地方,於是,如霞和中和,手頭總是在翻看有關書籍。
夫妻倆往往還因為理解不一致而發生爭論。
這三頭奶牛,幾乎弄得他們寢食不安。為了保持牛欄的衛生,只要有一頭牛拉了尿了,他們就立即把糞便除了,用水把青石地面沖洗乾淨,可是這三頭牛像誠心和他們過不去似的,剛剛把這頭牛拉的尿沖洗掉,那頭牛就又拉屎了,於是又接著沖洗。
李如霞給在勞改農場的父親李楠樵寫信,請父親給宋中和開回來個治療肝炎的處方,這個處方一直堅持服了十多年,處方很有效,宋中和的肝炎一直沒有再復發過,父親雖然去世了,但是,處方儲存完好,遇到有得肝炎的人,如霞就把這個處方抄給人家,服藥的人都說有效。
但如霞擔心不能把老宋累著了,她擔心丈夫的肝炎萬一復發了就糟糕了。所以,挑水沖洗牛圈這些累人的活,她堅決不讓老宋幹,人們只見李如霞一趟趟的到井裡打水給奶牛圈沖洗屎尿,一天到晚總是在挑水。
人們都感嘆,李如霞就是個苦命人,以前侍候癱瘓的老公公拉屎拉尿,這回又請來了三頭牛祖宗,還得替它們沖洗屎尿。
這更難侍候!
其實老宋也一刻不得閒,他負責給奶牛配飼料,幾份草料幾份精細飼料,幾份飼料新增劑,一絲不苟,嚴格按照成帆交代的,書本上所寫的操作,不敢有絲毫差錯。
更加累人的是,他的兩手不得閒,一手一把蒲扇,左右開工,不停地給三頭牛驅趕蚊蠅。儘管牛欄點著艾蒿燻蚊子,但是,奶牛的氣味太招蚊蠅了,蚊蠅不顧艾蒿煙燻,一群一群的圍著奶牛,本想噴點驅蚊藥,又擔心驅蚊藥對奶牛有害。於是,就只得由老宋拿蒲扇驅趕了。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