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詠會接到何大勇的電話時,正在和李銀科鎮長商量今年的退耕還林的數目如何往上報,昨天在李鎮長家喝的是1753瀘州老窖,下酒菜是堯谷村產的稻田蟹。
李鎮長請來了林業局的唐副局長,他是分管負責退耕還林補貼發放工作的,在如何分配和處置今年這筆款項上三人合計了很久。
幾年來,縣裡將這筆款往北河鎮傾斜,北河鎮又往何詠會的王莊村傾斜,理由是北河鎮處於唐河的上游,這一帶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而王莊村尤其是重災區,為保護唐堯的母親河,必須加大投入。
退耕還林的補貼年年增加,國家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縣裡跑市裡,想爭取多分配到一部分資金,鎮裡就找唐副局長要錢,何詠會就向李鎮長獅子開大口,只恨縣裡的所有的這筆款沒有全部給了王莊村。
李鎮長給唐局長送錢,何詠會也隔著李局長直接給唐局長送錢。
下來,李鎮長和何詠會“親兄弟,明算賬。”李鎮長四,何詠會六,按比例分成。
反正上邊來人檢查也是走過場,何詠會虛報的退耕還林的數目雖然越來越大,可年年驗收時,都是到何詠會的那塊樣板地看看就完事,檢查工作是在飯桌上的推杯換盞中完成的。唐局簽字,李鎮長簽字,何詠會簽字,何詠會安排的所謂的村民代表簽字,驗收工作就這樣輕鬆的走過場。飯桌上齊集了堯谷村養的甲魚、娃娃魚、花鰻魚、稻田蟹,驗收官員醉得昏天黑地,臨走還要帶走一包包土特產,何詠會專門派人去堯谷買魚買蟹,還買上珍貴的霍山米石斛,他嫌自己村裡的核桃大棗上不了檯面,捨得花錢到堯谷村去採購。
國家的真金白銀大部分都落到了這幾個貪官手裡,只有極少部分才能分到農戶。
何詠會手裡有錢,便在城裡買了樓房,他這個農民不在村裡居住,大部分時間都在城裡結交一幫狐朋狗友,他和黑社會掛上了了鉤,他時時向李鎮長和唐副局長炫耀他的那幫黑社會朋友今天擺平了誰誰,明天擺平了誰誰。
唐副局長得到了訊息,有人要檢舉揭發他,何詠會便找黑幫朋友去恐嚇那人,那人果然乖乖的躲避了。
這樣,唐副局長和李鎮長也得對他何詠會忌諱幾分,不敢輕易的得罪何詠會,他們三人,互相利用,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了。
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農村問題,對農村投入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國家不僅僅免徵了一切農業稅費,而且國家一年比一年的增大對農村的補貼力度。從各個渠道針對農村補貼的國家資金,有水利口的,有森林口的,交通口的,文化口的,衛生口的,科技口的,民政口的,農業口的……
今天,李鎮長到何詠會家來接著喝酒,只不過今天喝的是五糧液,下酒菜是山裡的燻麂子腿,何詠會知道李鎮長喜好這一口,家裡就常常準備得有燻麂子肉。
何詠會的媳婦何英,就專門來縣城給他們做飯,和送孩子上學,為了能做一手好飯菜,何英還為此上了三個月的廚藝班,為的是招待好領導來家吃飯。凡是遇到到家裡不去飯館吃喝,就是他們有要事密談。
今天,李鎮長帶來個訊息,上級要撥一大筆款在鄉鎮建立文化工作站,站裡要設四至五個專職工作人員,文化站要搞電化教育,要添置電視機,投影儀,圖書室,搞農業技術培訓班,搞文藝演出……
李鎮長說:“你媳婦老在家看孩子做飯,當家庭婦女也不是個辦法,我想給她在站裡謀個職位,轉成公職人員,文化站的財務這一塊我想讓她擔當起來,這裡面的經費開支不小,自己人看管比較放心。
你城裡家裡的家務事,叫我那個外甥女過來幫你打理,這些年她在我家裡鍛鍊的也差不多了,茶飯拿得出手,招呼應酬也差不多了,你看若何?”
李鎮長這一提議,自有深意,何詠會媳婦,姿色妖嬈,當初何詠會發現了李鎮長瞅他媳婦的時候的貪婪目光,他也正想拉李鎮長下水,便半推半就的把他媳婦送進了李鎮長的懷抱。李鎮長這次公然提出來要把何英安排到鎮文化站,自然是為了何英能夠時時在他身邊,方便他們勾搭,何詠會心裡明鏡似的。但這當中有個等價交換,李鎮長把他年方十八的外甥女送到何詠會這裡來,是他發現何詠會時不時的和他外甥女眉來眼去的,他就把自己的外甥女當成了商品,在這幫人心中,早沒了廉恥。只有利益交換。果然,何詠會痛快的應承了。
正在此時,何大勇的電話來了,何詠會和李銀科鎮長都很緊張,他們明白,這是他們策劃的到省市的請願倒劉活動有了反應了!這可大意不得,要不全力應付,就會露了馬腳,他讓何詠會立即開自己的夏利車回去,他自己緊跟著就到。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