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大家繼續聽李如霞介紹,那邊,李若雲已經揮鋤挖開丹參了,剛才她和大家介紹石斛養植時,溫文爾雅,像個學者,待她揮起鋤頭來,顯示出腰肢手臂的強勁爆發力,這又分明是一個久經鍛鍊的體力勞動者形象,她的角『色』的轉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廖彩雲跑了來:“請大家吃午飯去吧!”
劉品賢:“我考慮到深山裡不方便,就讓同志們帶了乾糧,山裡的泉水是然的礦泉水,就讓我們簡單湊合一頓吧?”
龍一人:“那哪成呢,到了家門口,豈有不進家吃口飯的道理?”
“嫂子給我們做講解來了,誰做飯呀?”
“你們沒有看見廖彩雲,梁青箐,楊改改都進山來了嗎?還愁沒人做飯嗎?”
王典成招呼:“大家請快點吃飯去,下午的活動時間緊張。”
走進院子,大家都被龍家院內的奇花異草所吸引。葉西發現,院內新增了幾盆紅豆杉藝術盆景。他駐足抬頭觀望鴿子籠時,撲稜稜三子鴿子齊刷刷的落到他的肩頭,咕咕,咕咕的不停叫他,他認出來了,這是他在堯谷村時養過的晶晶、靈靈、和『毛』『毛』。
這一別四五年了,老朋友相見,十分親切,葉西摟著它們用臉蹭它們的羽『毛』,禁不住淚花『迷』眼。
姚輝禁不住詢問緣由,葉西告訴簾年龍一人夫『婦』在閉塞的大山裡,只得用信鴿和村子裡的鄉親聯絡的故事。姚輝禁不住又是一番感慨。
大家在院子裡就聞到撲鼻的肉香。算是大家有口福,前傍晚龍一人套住了一隻麂子,他剛剛剝完皮,家裡裝上才兩個月的電話響了,知道了省委政研室的領導要來的訊息,他十分高興。
這是改革開放後進村來的最高階別的幹部了,他真有一種久久被拋棄的孤兒要重見親饒感覺。
李若雲李如霞姐妹倆,把麂子肉分割開來,準備做的幾道菜,都碼上作料醃製起來,另外,準備一部分明帶進村裡,給典成家招待客人用。
昨一早龍一人出發時,妻子提醒他,還不明,野物還在活動,帶上肉,聞見腥味的野獸容易發起攻擊,很不安全。
他想想的有道理,就不帶了,反正領導要進山來,再招待也不遲。
他只帶上些鐵皮石斛楓鬥和幹蘑菇。
今,李若雲向趕來幫忙做飯的廖彩雲,楊改改,梁青箐三人,把要做的飯菜做了安排,就趕到石斛種植大棚,準備迎接調研的領導。。
進了院子,李若雲先領著大家參觀她的試驗室,她:“為買到這些試驗儀器,我捨得下本錢,這幾年的積累我都做了投資,我認為沒有科技含量的發展,是盲目和短視的,唯有創新才能創富。”
大家都佩服這個女饒見識和眼光,更加佩服她的毅力和韌『性』,沒見到李若雲的之前,有人會以為一個幾乎和外界隔絕近二十年的『婦』女,會多麼愚昧、落後、遲鈍。待親眼見到她,才不得不刮目相看。
燕一鳴心想,假若把李若雲請上大學講壇,她是可以和那些教授媲美的。
在大家眼裡,這個家庭的陳設,處處樸拙,又處處清新,還有掩飾不住的現代氣息撲面而來。
這些久居鬧市的一群人來到這裡,心境也豁然寧靜了下來。
主人又一次邀請大家入席,一頓豐盛的麂子宴呈現大家面前,黃燜麂腿,紅燒麂排,滑溜裡脊,蔥爆肉丁,雜碎『亂』燉猴頭菇牛肝菌……,還有一盤醋泡花生米,引得人們饞涎欲滴,哪裡還記得自帶的乾糧了!
主人盛上白生生香噴噴的大米飯時,強調:“我們的稻田是礦泉水澆灌的,這米飯,口感不比東北稻花香差。”
這頓飯大家吃得太香了。
大家剛放下筷子,王世英提醒大家,各位領導,抓緊時間喝點茶就出發,去溫泉溝還有五里路,動作慢了回村就困難了。
大家振作精神往溫泉溝進發,待看到那幾十個大大的溫泉池,數不清的泉眼在咕嘟咕嘟的噴吐泉水,驚喜!讚歎!都不知道該如何來表達心中的喜悅了,還有人脫掉鞋襪,在池子裡泡腳。章勤學的相機又咔嚓咔嚓的照過不停了。
解識路:“這樣豐富的地熱資源白白的浪費掉,簡直是罪過。”
汪德山招呼正忙著照相的旅遊局章勤學:“章局長,你們旅遊局也可以在這裡做文章。”
章勤學:“前段時間,楊改改她們的佛教文化旅遊產品開發公司成立時,她就建議我來考察溫泉溝,今才恨來得晚了,這樣的旅遊資源很寶貴喲!”
解識路:“雄縣,安新一帶地熱資源豐富,我做過調研,寫流研報告,希望組織開發利用。
我估計不會只是這條溝才有地熱資源,假如進一步勘查,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如果證實儲藏豐富,不僅僅是泡泡溫泉澡,開展旅遊專案的事了。地熱是廉價的清潔能源,利用起來,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劉sj,汪縣長,我們一起共同呼籲,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加緊勘查,加緊開發利用。其意義就不僅僅是一個堯谷村受惠,它將會帶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