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成了流水席,從中午吃到晚上。這時候,一個一條腿的人,架一根柺杖,三蹦兩蹦的蹦到龍一人跟前,聲如洪鐘:“龍連長,討杯喜酒!”
說著,就嘻嘻哈哈擂龍一人一拳,龍一人拽住他的手問:“同樂哥,還說呢,咋一天都不見你,你幹嘛去了?就缺你了!”
“我一個廢人,還能幹啥,打發到山頂上去,看山護林唄。”
其實,除了王同樂沒有吃席的人還有好些,那幾個村幹部和婚宴管事的人都還沒有消停的坐下來吃飯,龍一人自己也空著肚子呢,婚禮總理王老明說:
“少得了誰也不能少了你王同樂,燉了一歪把子鍋的肥肉是專給你留著的,來吧,我們都等你呢!”
說著,王老明招呼牛寶華、王同林、王世英、李懷清、李楠樵,龍一人等一干人到裡院,那裡早擺上兩桌酒菜等著了。
龍一人拉王同樂坐自己跟前,相互親切的問長問短,一看就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勝過一般。
原來是王同樂犧牲了自己一條腿救了龍一人一條命。
那是在四年前,民兵連長王同樂帶領民兵配合龍一人他們去端敵據點的炮樓。摸到據點塹壕附近,龍一人覺得腳下不對勁,他意識到他觸雷了。他站住不敢動,只要他一抬腳就會爆炸,犧牲自己不說,整個隊伍就暴露了,那犧牲就慘重了。他揮手命令大家撤退,王同樂離他最近,要湊過來,龍一人打手勢堅決制止他靠近,輕聲告訴他,自己被地雷咬住了,要他們趕快撤退,取消襲擊行動。
王同樂說“你千萬別動,等大家撤退了,我再回來向你報告,咱們再想辦法。”
不一會王同樂就回來了,報告說,八路軍和民兵都撤走了,副連長要跟我一起回來,我告訴他,龍連長堅決命令負責你帶隊伍安全轉移,一個人也不許損失,否則按軍法處置。龍一人說:
“很好,老王,你也趕快撤吧,我快站不住了。”王同樂卻說:
“一人,你我哥們一場,你要走了,難道你就沒啥要交代的,讓我轉告?”
“那就請你告訴同志們,不要為我難過,把仇恨記到鬼子頭上,為我報仇。”
“這個我一定辦到!還有話捎給親人的嗎?”
“我有啥親人?和你一樣,光棍一條,無牽無掛!”
“父母親戚呢?”
“我是個孤兒,記不得父母啥樣,也不知道有啥親戚。”
“哎,比我還命苦,我還有二老雙親,兄弟姐妹,我的龍一人兄弟呀,你的命好苦哇!”
說時遲那時快,王同樂藉著談話,麻痺龍一人,他一個箭步衝過去,猛的一拽,把龍一人拉出丈把外,猛的撲到龍一人身上。
地雷爆炸了,王同樂的一條腿從腿根被炸掉了,龍一人給同樂做了簡單止血包紮,背起他就跑。
敵人的機槍掃射過來,龍一人躲躲藏藏跑出了射程,正好有人回來接應,大家輪換著背同樂回村。
回到堯谷村,還是李楠樵施救,保住了王同樂一條命。王同樂傷愈後,他不肯歇著,他架著拐到山頂上放哨站崗,一有敵情,他就往村裡發訊號,一個健康人,登山都費勁,只有一條腿的他,經過刻苦又痛苦的鍛鍊,到後來,凡是健康的人能到達的地方,他都能上去,健康人是箭步如飛,他卻能跳越如飛。
日本人投降後,不放哨了,他就給村裡看山,防止山火,防止偷伐樹木偷割柴草。
就是這樣一項普通護林護山的工作,在以後的幾十年裡,他和龍一人、牛寶華等人,齊心協力合作,為保護森林資源,還差點鬧出人命,面對危險,他們像戰爭年代一樣,互相掩護。這都是後話。
村裡烏煙瘴氣的給龍一人辦婚宴,同樂在山頂上看得清清楚楚,他又是個特別喜歡吃肉的人,那時候老百姓哪能經常吃肉?逢到年節時,他一個人,能夠一氣吃二三斤肥肉。
村裡的飯菜香味似乎順風飄到山頂,肚子裡的饞蟲都爬到嗓子眼了。但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他一直堅持的天傍晚才下山。他的堂兄王老明也確實專為他燉了一鍋肉等他。
這個豪爽的漢子遇上生死與共的好友大喜的日子,今天當然要饕餮一頓。
一桌人都坐下來,順次是醫生李楠樵、勞模牛寶華,支書王世英、農會主席王同林、村長李夢安,民兵英雄王同樂,民兵連長李懷清,退伍軍人龍一人,大能人王老明,婦女主任、女民兵連長李若雲,老少剛好一桌。這一桌平常的宴席,從整個的堯谷村的鬥爭史,發展史來看,具有紀念碑般的意義。寫堯谷村史的人應該大書特書一筆。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