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出去推銷辣椒,的確應該認真研究研究,剛才梁青箐和王典成提到的問題他都沒有來得及認真考慮,這不是一件一拍胸脯就能辦好的事。但是,一是為堯谷的鄉親辦點實事,二是為自己長點本領,他都應該出去試試。
社會上已經流傳著“下海”這個詞,是社會各界不甘寂寞的人士,放棄原來安穩舒適的工作,投身商海而產生的新詞彙。
葉西暫時還沒有投身商海的決心,但他信守:“言不輕諾,有諾必踐。”答應了老支書的事,就一定要辦,絕不因為有困難就輕易改口。
村支書王世英召集村委會和村支部全體幹部,邀請王典成和葉西、梁青箐、廖彩雲列席,一起開會研究如何組織村民集中銷售辣椒的辦法。這是一個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所以,王世英還特別邀請了村顧問委員會的幾個老人參加會議。
在村一層組織設立顧問委員會恐怕少有,但是,堯谷村,從改革開放以來,直到2017年底,這個組織一直存在。只不過,隨著當年的幾個落戶在堯谷村的幾個老紅軍老革命相繼謝世,現在的顧問委員會,是全體村民選出來的村民代表,許多人年歲並不大,但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們履行著對村裡的工作的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責。
當初由王世英倡導設立的這樣一個組織,後來又由他的繼任者王典成等人發揚光大,至今堯谷村已經變成了遠近馳名的堯谷小鎮了,但是這個組織一直存在,有人說,顧問委員會是歷史的產物,該改改稱呼了,可是,大家叫順口了,改它幹嘛?在堯谷這個組織這個稱呼就這樣一直沿襲下來。
83年那個時期的四個顧問當中,赫然在坐的就是那個葉西無限欽敬的老紅軍龍一人老人。
葉西在插隊堯谷期間,這個被告知是退化變節分子的、要求廣大知青與他劃清政治界限的、葉西不敢公開接觸的老人。
在葉西離開堯谷這幾年,龍一人老人平反昭雪,恢復黨籍,還是村顧問委員會的主任,村裡所有的大事,幹部們都要真誠地徵詢他老人家的意見。
在改革開放以前,龍一人在保衛青虛山、大茂山國家森林公園免遭破壞功不可沒,改革開放後建設發展青虛山、大茂山中他一馬當先,他和王世英。王典成等一批共產黨員,帶領堯穀人民艱苦奮鬥四十年,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堯谷村建設成一個繁榮富強的堯谷鎮。到他2017年底99歲辭世,他身為董事局主席的青山集團,產值過100億,他寶刀未老,不墜青雲之志,奮鬥一生,給堯穀人民留下了一座青山綠水,守住了一座金山銀山。
這四十年,是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的四十年,本書要把龍一人作為故事的主線之一,在以後的篇章中,不斷的補敘和展開他的故事。相信讀者對他、對他那美麗的妻子會感興趣的。
葉西坐到龍一人跟前去,因為是在開會,不便敘舊,兩雙手緊緊的攥在一起,這一對忘年交,所有的話語都在緊握的雙手中傳達了。
會上,龍一人說:“建議葉西到湖南一帶去推銷辣椒,湖南人和四川人一樣愛吃辣椒,四川辣椒豐收了,再去四川就不合適了,我是湖南人,我知道那裡的辣椒很有市場,那就去湖南試試看,下點功夫說不定能夠推銷出去。”
聽從了龍老的建議,所以,葉西的推銷路線選擇了湖南。
會議決定第二天召開了全體村民大會集體討論辣椒銷售問題,由村民民主表決。
民主表決的結果是,村民自己有門路的自己外出推銷自己的辣椒。願意集中到一起的,就集中起來,按照質量好壞,定一個統一的價格。這個價格是村民們能夠接受的最低價格,經過核算,平均價格六角錢就能夠保底,高於六角就有利潤。原則是,葉西本著保本的價格推銷辣椒。
貨款回籠後,按照各戶所集中到一起的數量,按比例分錢,分錢不分先後,集中一次結算,一次分配。
方案是賺了大家賺,賠了大家賠,利潤和虧損都平攤到每斤辣椒。
村裡委派葉西擔任推銷工作,葉西的差旅費計入銷售成本,葉西不享受利潤也不承擔虧損。
梁青箐把大會決議整理成文後,由王世英宣讀了一遍,村民們舉手透過。
王世英請王典成講話,即將正式上任村支書的王典成在會上宣佈:“雖然說是包產到戶了,今後村民遇到了困難,村支部村委會都會出面為大家排憂解難。這次大家辣椒銷售遇到的困難,由村裡出面集體解決,這只是一次嘗試。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嘗試,總結經驗。為今後村支部村委會的工作尋找思路。剛才大家舉手透過的這些意見,我們馬上派人去影印,凡事把自己的辣椒委託給村裡集體銷售的,都必須一條一條的看過,沒意見了就在上邊簽字。這叫村民明白單,上邊記載你集中到一起的辣椒數量質量,今後,就憑這個明白單向村裡要錢。”
王典成講話的聲音洪亮,大家都聽得明白,村民們為這個未來新支書的亮相,報以熱烈的掌聲。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