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義不得不爬上腳手架上好言勸告:“楊改改同志,你就當可憐我吧,你不配合我的工作,我也沒法向上級交差呀。”宋義還搬出喬樸來:“喬總也十分關心你呢,他說對楊改改的宣傳,要正確恰當的宣傳報道,要避免不實之詞。所以,你就別再擔心了。”
聽說了喬總的關心,楊改改放心了些。她面對記者的時候,果然活就多點了:“記者同志,什麼共產主義的光輝理想咱說不上,更談不上什麼崇高。要說一心一意建設新唐山,大家倒是有那麼一點點。剛進唐山的時候,看見那望不到邊,叫人心驚肉跳的廢墟,想到那無數的死難同胞,心裡就流血。
我們現在建設的是一個現代化的水泥廠,防震抗震的建築急需優質水泥,所以說我們建設的工程是一個十萬火急的工程。
為這個工程多出一把力,多流一把汗,是應該的。
我一進場,我的師父朱富國在班組學習的時候是這樣給我們講的。
我的師兄師姐在平時的言語行動上,也是這樣真情實意的乾的。
我的一個小師姐叫李景,她年紀比我小,當工人卻比我早。我們倆要好,她寫的日記也給我看。她在日記裡寫道:我會因為我參加了唐山的重建工作,而一輩子感到自豪。我們修建的大型水泥廠,將為建設新唐山提供千萬噸高標號水泥,新唐山有了堅固的抗震建築,再遇到大地震,就不會再發生幾十萬同胞瞬間就被剝脫了寶貴生命的人間悲劇。
新唐山將重新屹然巋立在地球的東方,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她說得真好,她這段話我都背下來了。
李景師姐在她的日記裡表達的思想,也正是我楊改改想說的心裡話。
其他工友雖然沒有寫日記,但平時的言語行動,都體現出了小師姐的精神境界。
記者同志,我表達的不是我楊改改一個人的思想情懷,這是我們整個班組的集體精神。
請你不要弄成了我一個人的所謂崇高境界。要不然我會提出抗議的。”
自從宋義科長陪同記者採訪楊改改以來,還是第一次遇見楊改改這樣侃侃而談。
他本來已經對採訪楊改改徹底失去了信心,卻又有了今天這樣意外的收穫。
宋義和記者商量,報道要實事求是,不要再做畫蛇添足的蠢事了。
後來發表的有關長篇報道中,這位記者把楊改改的表達,昇華成了建築工人集體奮鬥,樂於奉獻的頌歌,果然反響熱烈。
楊改改重回溫暖的集體。
(本章完)
喜歡一枝一葉:望見天梯請大家收藏:()一枝一葉:望見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