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翹首期待中,威尼斯電影節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終於拉開了帷幕。
這是江子城第一次出演電影,不僅擔任主演,更有幸踏上了國際三大電影節的紅毯,這份殊榮不知有多少人在暗暗眼紅。
只是……期待越大,身上背負的壓力也越大。
頒獎禮是在下午舉辦,扈哥叮囑他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亂想。
才叔心態好得不得了,直白的說:“小城,你千萬別抱太大希望,你看看場刊上的評分,咱們只有3.27分而已。你就當是公費來威尼斯旅行,享受一下資本主義的紙醉金迷。”
每屆電影節入圍作品,都會被刊印在場刊上,由21家媒體影評人為每部電影打分。滿分5分,超過4分的作品世所罕見,故而能達到3.5分已經算是難得的佳作,幾乎每一屆獲得金獅獎銀獅獎的電影,都是3.5分以上的:“媒體評分是媒體評分,頒獎看的是評委口味,您忘了幾年前那部委內瑞拉電影了嗎?媒體評分不到3,結果逆襲奪冠,成為最大黑馬。說不定評委特別喜歡《滿堂彩》,給了咱們一個金獅獎呢。”
才叔笑話他:“你們昨天還說我特別會拍彩虹屁,我看你才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彩虹屁專案種子選手呢。”
江子城不說話了。
因為他……遠比看上去的還要緊張。
而這一切,都和他那個可以預知未來的異能有關。
在他懂事之後,不知道試驗了多少次這個神奇的異能。每次接戲之前,他都要絞盡腦汁找各種理由、創造各種機會,爭取和劇組主創成員對視十秒。有時運氣好,只要對視一次就能看到這部劇的未來,有時候運氣差,浪費了幾次異能只能看到一些無關緊要的畫面。
他在接下《滿堂彩》之前,和才叔對視了三次。
第一次,他看到才叔在熬夜改劇本。
第二次,他看到才叔給老朋友打電話,請他介紹價格合適的戲班。
直到第三次,他終於看到才叔接受媒體採訪,那位記者的開場詞是——“恭喜李導演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捧起金獅獎獎杯,最近十年來,您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中國導演!”
江子城帶著狂喜加入了劇組,可當短暫的拍攝結束之後,他就陷入了深深的困惑當中。
因為他發現,從電視劇邁向電影的這一步,比他想象中的難太多了。
他習慣了小熒幕上的表演方式,當他轉向大熒幕後,他的肢體語言、他的表情神態都有很多很多的瑕疵。雖然才叔一直在鼓勵他、糾正他、引導他,可是他仍然覺得自己不夠優秀。
在威尼斯的這幾天,他去觀摩了幾部入圍作品的展映,更是深深覺得自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他捫心自問——他的表現,真的能把這部電影送上威尼斯的紅毯嗎?
如果他的貿然加入改變了結果,讓整部電影大打折扣,害得才叔無法拿到屬於他的獎杯,那他無論如何都無法贖罪了。
在今天之前,他都下意識的認定,他預知到的“未來”百分之百會實現。
可是現在,他頭一次對這項能力産生懷疑。
……他的參與,會不會改變未來呢?
※
林肯轎車緩緩駛向紅毯,望著越來越近的電影宮,江子城心髒的跳動速度比任何時候都要快得多。
排在他們前面踏上紅毯的是來自義大利本土的劇組,陣容強大,足有十幾人,飾演女主的是義大利國寶級女演員,男主男配都是舞臺劇演員出身,同樣拿獎拿到手軟。這部電影在場刊裡拿到了媒體評分第一,是本屆金獅獎的熱門奪冠選手。
劇組成員們剛一出場,等候在紅毯旁的粉絲們就熱情的揮舞起手臂,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媒體記者們瘋狂按動快門,捕捉下演員們在紅毯上的精彩瞬間。
因為有大劇組在前,等到才叔和江子城踏上紅毯時,反差……實在是太鮮明瞭。
導演是個五十多歲胖大叔,第一次執導,毫無名氣;演員是個漂亮的東方青年,只是演技差了那麼一點火候,還顯得有些生澀;電影評分在場刊裡位於中流,不高不低,沒有獲獎之相……
記者們剛剛在前一個劇組那裡耗費了不少記憶體,面對《滿堂彩》的兩位主創,大部分記者選擇隨便按兩下快門,只要不拍糊了就能交差。
江子城沒想到自己第一次走紅毯就碰上這種冷遇,不過轉念一想,他以前參演的那些電視劇,哪次他不是給人做陪襯?但綠葉也要有綠葉的風骨,即使無人欣賞,也要站得筆直,笑得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