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喪禮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書衡每日看書寫字塗鴉,抱著小弟弟逗逗大弟弟,平白省去了不少交往麻煩,日子也過的很悠哉。聽說文和縣主在端午節夜宴上又大火了一把,中秋宴上和蕊郡主照例出盡風頭,聽說靖安公主有了身孕,聽說輔國公誥命又預備出手找兒媳,書衡只當故事聽一聽,略作一笑。
入了秋,很快就是皇后的千秋節,後宮嬪妃命婦誥命一齊進宮朝賀。因為小弟弟書衍有點發熱,袁夫人沒有出門,書衡便自己帶了禮物入宮來。
皇宮進了太多次,如今也已習慣,不覺得忐忑也不覺得十分榮耀。下了宮攆,書衡直接到永寧宮請安。袁妃娘娘果然已經在那裡了。按品梳妝,鳳冠沉騰騰的壓著,看起來實在是很累!她就坐在皇后的旁邊,端莊可親,並不多話,看到書衡來了,便笑著起身拉她過來:“到底大了,我說著叫你進來,可惜丫頭大了竟也忙了,我也叫不動了。”
書衡忙道:“貴妃這話折煞書衡了。我是前幾日有點傷寒,怕過了病氣呢。”
“姑母給你開玩笑呢,瞧你嚇的。”袁妃娘娘細細摩挲著她的面龐:“好標緻的模樣。好久不見,衡兒長大了。”說著便拿帕子拭淚。
“阿雪,我的好日子,可不許你傷感。”皇后娘娘笑著開口。她的身材業已發福,容貌也不復鮮豔,圓圓的糰子臉,笑的時侯眼角的紋路清晰可見,又對書衡道:“回來就好,靖安那丫頭總念著你呢。”
書衡忙上前一步,規規矩矩下拜:“恭祝國母千歲,福如東流水,壽比南山石。”
“好孩子。”皇后親自伸手攙了她起來,細細端詳一番,笑道:“真是好個模樣,有阿雪當初的味道。鼻子尤其像些。”
袁妃尚未開口,另一位妃嬪立即便應道:“姐姐這話差了,有當初的味道,便沒有現在的味道了嗎?袁妃妹妹可是當初的天外玉枝晶瑩雪呢。”
書衡聽聲便曉得這人是李淑妃。作為宮中資歷最老的妃子之一,她理所當然的的坐在了皇后的右上首位。身穿大紅宮緞繡綵鳳綴明珠錦衣,頭上一隻朝陽五鳳牡丹釵,鳳首一塊大紅寶映在眉心,眉上還染了金粉,唇塗脂,眼尾暈紅。前後兩對共四隻翠色玉蘭花蝴蝶首四垂米粒珠大步搖,項上瓔珞聯綴五福金印,五彩緙絲鸞鳳衣.李妃最愛這樣的裝扮,凡是能搶走風頭的場合,她都會玩出花樣。然而說實話,她的面相挺顯老,屬於經不起歲月磋磨的那種。如今珠光寶氣只顯出她的枯萎來。
這種情況下,袁妃是不適合開口的,皇后又向來不擅長這種精緻的拌嘴,書衡走到李妃面前微微屈膝行了一禮:“娘娘此言詫異。貴妃姑母風儀湛然,榮宜能及一半,便覺有幸,不敢奢望更多。”
“袁家侄女倒是如此謙和恭敬,難怪連陛下都喜歡。我們家的孩子是求都求不來呢。”這話題轉的頗為生硬,不曉得為何就談到她們家孩子身上去了。
書衡抬眼看去,便發現這是張麗妃。張麗妃那端莊有餘顯不出特色的臉龐如今優勢愈發明顯,她的模樣竟未大改。書衡立即想到了上京河邊與張蝶衣的衝突,沒料到這個女人如此記仇,耿耿於懷到現在。
不過書衡並不打算逢迎討好這個女人,縱然她的風頭從五年前開始一直不弱。於是便不致歉也不寬慰,只淡淡笑道:“聖心難測,愛我責我都是恩賜,我只恭恭敬敬領了。”
張妃被不軟不硬噎這麼一下,一時無話。書衡立即走到皇后面前:“我準備了賀禮,請娘娘過目。”
李妃嗔了一聲:“定國公或者袁貴妃竟然沒教過你宮裡的規矩?便是沒教過自己也進了這麼多會了,難道不曉得內廷賀禮是要先送到內務府去的?被檢驗過,核查過,登記過,太監宮女篩選過,才能送到主子面前的。”
書衡定定的看著她:“我知道。”再不解釋一字。皇后立即開顏笑道:“這又是什麼要緊的?我倒是喜歡當著所有來客的面拆禮物呢!”
書衡溫和的笑了,她伸出雙手輕輕一拍,紅袖蜜桔立即抬了一隻四四方方的木盒子過來。放在大托盤上,托盤上襯著杏黃色絨襯。那木盒子的鎖頭卻是一隻精巧的羔羊。皇后一看,果然歡喜,親自來開啟盒子,那裡頭赫然是一座紫檀木四羊根雕,一大羊三小羊,那小羊其中一隻有細細小小的角,顯然是一隻公幼羊,其他兩隻則是小母羊,根雕下方則有四個字,乃是書衡請袁國公書寫,再請人刻上的,乃是“福壽永寧”。
這根雕的寓意非常明顯,她和她的皇子皇女就是幸福的一家子,如同這羊兒一般,安詳和樂,而皇后又恰好住在永寧宮。這位娘娘沒什麼文化,所以詩啊畫啊還是算了,但珠寶什麼的又太俗。送禮不在貴,而在巧,合對方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這壽禮她自然是喜歡的。“這雕刻的也忒像了。”皇后愛不釋手的撫摸著那小羊的脊背和頸項:“這眼睛多水靈,刻的好,羔兒看著母羊就是這樣的眼神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書衡笑道:“這原是魯班局的大師傅親自操刀的,有天工大手的名號,能給娘娘獻禮,是他們的榮幸呢。”
皇后自然開懷,一疊聲的叫賞。
李妃娘娘又不屑的哼了一聲:“坤為乃是鳳身,百鳥之王,沒聽說送羊的。”
書衡詫異的看向她:“陛下的兒子自然是龍子,那當年陛下賜給二皇子殿下一隻墨玉哮天犬,又做何理解呢?”
李妃的臉色徹底黑了,袁妃忙招呼道:“衡兒,女孩子們都在白香圃,你到那裡去玩吧。”她還是給侄女解圍,怕這個沒什麼腦子的李妃不論後果的發作平白讓書衡吃了虧。
書衡自然懂得,再施一禮,慢慢退出。徒留李妃看著那背影咬牙。